中廣網北京1月5日消息(記者何京玉)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現在距離過春節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很多家庭都開始置辦年貨。年貨里當然少不了糕點糖果之類的東西,但是,北京的消費者最近有點糊涂,因為他們發現市場上出現了好幾種不同企業生產的"稻香村"糕點。
近年來,早有一些細心的市民發現,北京市場許多"京八件"禮盒的包裝上,都印著"稻香村"三個字,但卻是完全不同的企業生產的,分別產自北京稻香村、蘇州稻香村。如今,京城的糕點市場又增加了河北稻香村、香港稻香村等多家企業的產品。
由于幾家企業的"稻香村"的標識非常接近,以至于消費者難以分辨。尤其是蘇州、河北產的"稻香村",與北京稻香村越來越像。而香港稻香村的標識突出"香港"二字,而且"稻香村"的字號是黑體字,還比較容易辨識。
為了讓消費者明確區分,北京稻香村正式發布了一個防偽標識,把包裝上的"三禾"字樣,印成紅、綠、金三種顏色。北京稻香村一位負責人表示,啟用防偽新標識是為了做個"標記",讓想買"北稻"的消費者更易找到它。經濟之聲記者在北京稻香村的一間店面采訪時,店員還提醒他認準標記:
北京稻香村:因為他們也有他們的品牌名字,我們就這種三禾標志,像北京稻香村買東西認準三禾標準。
據了解,這幾家"稻香村"都各有來歷。其中,北京稻香村創始于1895年,當時,南京人郭玉生帶著幾個伙計來到北京,在前門觀音寺打出了"稻香村南貨店"的字號,1926年被迫關張。1984年1月22日,稻香村復業后的第一門市部東四北大街營業店正式開業。
蘇州稻香村原本隸屬于蘇州糕點廠,后來幾次更名,直到1978年3月掛出稻香村招牌,蘇州糕點廠也更名為蘇州稻香村食品廠。而河北稻香村是蘇州稻香村投資建設的一家企業。"香港稻香村"是一家得到了中港合資企業——稻香村集團(香港)食品有限公司授權的中型食品企業,公司地址在北京房山良鄉。其中,只有蘇州稻香村正式注冊了"稻香村"商標。
蘇州稻香村:我們的蘇州稻香村,我們的是稻香村持有人,他們是三禾的,我們當時注冊就是稻香村的。
盡管蘇州稻香村是商標擁有人,使用這個商標的卻并不只有它一家。據了解,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于我國的企業注冊是地域性管理的,除了馳名商標享受跨領域、跨地域保護外,在當地沒有其他企業注冊的前提下,就可以注冊為企業字號。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教授王遷認為,法律上有保護"使用在先"的原則,因此北京稻香村盡管沒有注冊商標,仍然可以使用這個名稱。
王遷:什么叫在先權力呢?在商標注冊之前他人的就已經合法擁有的權力,我覺得這個老字號特別像稻香村這種事情,可能就應當屬于在先權利應該受保護的一家典型的事例,因為稻香村這個詞早在他人注冊商標之前,在北京地區就一直在使用,使用人他是在注冊之前就享有使用稻香村名稱的在先權力,在先權力不應當因為他人在后注冊了商標之后就受到損害。換句話說注冊人是不可以禁止在先使用人去繼續來使用稻香村這個名稱的,所以這個問題我國現在的商標法沒做明確規定,但是在一些司法案例中,法院已經根據這個原理做出了剛才我說的那個類似的判決。
不過,品牌專家楊曦倫認為,一些"老字號"品牌如果不注意商標注冊問題,很容易引起麻煩。
楊曦倫:因為法律它講法注冊在先,不像美國商標使用在先,就誰使用了被市場認可的你就是,中國可能你注冊了,但注冊得有要求你必須使用,但我使用我哪怕,比如我注冊一個內連生(音)我就印了名片我也算使用了,老字號如果當時沒有把商號變成商標后果挺難的,也挺麻煩的,尤其你在海外,海外當中更麻煩,比如說像少林寺[微博]商標,當然在海外被很多人其他人注冊了,但是少林寺通過根據溝通、協議各種方式來收回商標,所以這也需要做很多工作。
楊曦倫還表示,我們國家對品牌名稱的保護有三個不同的系統,只有在這三個系統中都進行注冊,才能完整地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楊曦倫:整體上中國現在保護實際上對于一個商標或者對于一個品牌的匿名保護它有一個系統,一種叫商標系統,一種叫域名系統,比如說我要注冊一個WWW.稻香村.COM這種中文的域名它也可以用于傳播。還有一個叫字號、商號系統,就是我公司注冊名,這個在國外有些國家是把商標統一叫商業標識,商業標識就含有商標、商號、域名、圖案這么一個體系。這個體系如果國家沒有統一的體系,那就要靠企業自身,在通過不同渠道商號注冊、域名注冊、商標注冊來為自己構建一個完整的體系。現在問題是多企業連商標都沒注冊,更別說要建立一個完整的體系,所以隨著品牌競爭,如果這種認知沒有的話或者說不借助專業力量來做的話,那后面的損失是巨大的,也是慘重的。
當然,這些都是專家的看法,對于消費者來說,哪種稻香村的產品是最好的,才是他們應該關心的問題。然而,從我們的記者在街頭調查的情況來看,消費者似乎對此并不在乎。
消費者:我以前都不知道這個還分什么省的,反正是稻香村就行。
記者:您會在乎是北京稻香村,還是蘇州稻香村,其是河北稻香村嗎?
消費者:好象不在乎過。
消費者:他的廣告在中央一臺打得挺火的。
記者:會在乎北京稻香村還是河北稻香村嗎?
消費者:我感覺沒啥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