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仁標準出臺
大杏仁仍在叫賣
三項行標通過國標委備案
消費者以后維權有法可依
去年11月20日,中國堅果協會披露“美國大杏仁并非杏仁,實為扁桃仁”,此事掀起了一陣波瀾。原來,受人們喜愛數十年的“美國大杏仁不是中國杏仁”,在植物分類上歸于桃屬,中國學名是扁桃,與我國新疆所產的巴旦木屬于同一果樹,其核仁應該叫扁桃仁。
昨天,有媒體稱《熟制扁桃核和仁》、《堅果炒貨食品術語》、《堅果炒貨食品分類》三項行業標準已通過國標委備案。這就意味著以后再以美國大杏仁名義銷售將違法。
沈陽市場:
市場仍在售,不知新規
黃皮白肉的大果仁,一咬香脆可口,這是人們對被叫了多年“美國大杏仁”的扁桃仁的印象。沈陽晚報記者從沈陽市場各干果店、水果攤了解到,它是人們比較喜愛的干果之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本土生產的杏仁銷售得要好。
那它現在改名銷售了嗎?昨天,沈陽晚報記者來到沈陽干果主要批發地——南二溫州城,在干果批發區,沈陽晚報記者看到被我們常稱為“美國大杏仁”的扁桃仁擺滿了各家的貨架,包裝上并沒有寫上扁桃仁,還寫著“大杏仁”的字樣。散裝和真空包裝的都有,價格大約是23.5-26元/斤。
“這個是美國大杏仁嗎?不應該叫扁桃仁嗎?這樣叫該違法了!”聽到沈陽晚報記者的話,一家馬姓的店主一臉迷茫,表示自己聽說過名字之爭,但不知道有新規定,這么多年他一直都在這么賣。而其余的店主也表示自己不覺得產品叫法有問題。
網店:
注明大杏仁、巴旦木倆叫法
相對于沈陽市場上很多店主不了解新規,網店則表現得很敏感。昨天,沈陽晚報記者將“美國大杏仁”輸入到淘寶網[微博]上,搜索出16089件相關寶貝。但有趣的是,有的產品外包裝上仍然寫的“美國大杏仁”,但在產品介紹上,基本都是這樣寫的“堅果零食干果特產,巴旦木,美國大杏仁”。
“一語雙關唄。”沈陽一位銷售干果的網店店主介紹,他們深知前段時間由于名稱之爭而引發的風波,實際上,這個產品叫什么,并不能對他們銷售產生特別大的影響,因為這么多年這種產品已經在人們心目中形成印象。無論它叫什么,愛吃它的人都會購買。但是,他們也深知政策肯定是越來越規范的,所以早早就把美國大杏仁的名字改成巴旦木。不過,為了方便不知情的老客戶搜索,仍保留了產品介紹“美國大杏仁”這個關鍵詞。
維權人士:
希望通過法規提醒商家
“其實,即便行業標準不出臺,也根本阻止不了‘美國大杏仁’在中國更名的步伐。”中國堅果協會有關負責人在媒體采訪時曾經表示,因中國有強制性國標規定,從去年4月20日起,所有預包裝食品必須在包裝上標明產品的真實屬性。
不過,有的專家說,有了扁桃仁標準后,會讓消費者在維權的時候有法可依,也就不會出現上個月律師提出公益訴訟狀告某超市銷售“美國大杏仁”涉嫌欺詐,超市仍堅稱“美國大杏仁”就是“杏仁”的情況。
“這樣確實讓消費者維權得心應手。”皇姑區的劉先生算是一個“維權人士”,他說,自己平時愛給商家“找茬”,不是想通過維權而獲得賠償,主要是想讓商家有所觸動和進步。在扁桃仁標注通過備案后,他也會非常關注,并希望依據此標準讓商家盡快做出改進。
沈陽晚報記者 鄧麗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