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郭蘇瑩) 昨日,廣州市工商局公布了對在售的即時水產干制品的抽檢情況,結果顯示,在2012年第四季度抽檢的即時水產干制品中(包括魷魚絲、鰻魚絲等),有15批次產品不合格,合格率為75%。在不合格產品中,有15批次魷魚絲、鰻魚絲菌落超標,對此,廣州市工商部門表示,將嚴防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合格率不到八成
據悉,抽檢針對正在銷售的即食水產干制品,共抽取樣品60批次,涉及品牌包括自然派、果王等,檢驗項目有標簽、山梨酸、苯甲酸、安賽蜜、甜蜜素、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經檢測,實物質量合格45批次,產品質量合格率為75.00%。
據介紹,從檢驗項目來看,微生物指標不符合標準要求是本次抽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其中,有15批次產品菌落總數超標,7批次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都超標。在廣州市工商部門公布的不合格名單中,包括廣州市樂之園食品有限公司和僑園食品有限公司等在內的10家企業所生產的魷魚絲、鰻魚絲菌落超標。對此,廣州市工商局相關部門表示,從本次抽檢結果來看,所抽檢產品的總體質量狀況一般。從產品本身來看,這次不合格的產品大多是標稱分裝商分裝的產品,在包裝工藝控制不好的情況下,這種分裝產品極易造成微生物指標超標。
最好不買散裝水產干制品
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工商部門已對檢測不合格的食品采取了下架、封存,立案查處等措施,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水產干制品時,應注意查看產品標簽是否完整,特別要注意是否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也盡量選購帶包裝的動物性水產干制品。選購時注意包裝產品要密封、無破損,最好不要購買散裝動物性水產干制品,這些產品容易受到污染,質量無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