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友“水晶皇”2013年1月16日在其博客上公布的香港食安中心檢測結果。(圖片來源:“水晶皇”博客)
人民網[微博]北京1月18日電 (記者吳昊 張金霞 崔小粟)1月16日,網友“水晶皇”在自己的博客上發布了其將購買的“茅臺”在香港食品安全中心(以下簡稱“食安中心”)送檢的檢測報告。報告顯示,送檢的樣本含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乙酯)(DEHP)為百萬分之2.8,“含量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風險”。
此前,“水晶皇”曾將該報告在其博客中公布,但“經風險評估,中心認為這含量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風險”這句話被用黃紙條蓋住,對此“水晶皇”解釋為“敏感資料”。

“水晶皇”2013年1月15日在博客上發布的報告,報告中的“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風險”這句話被黃紙條蓋住。(圖片來源:“水晶皇”博客)
“食安中心”在回復人民網記者采訪郵件時表示,目前暫定對于烈酒的DEHP行動水平為百萬分之5,相當于每公斤烈酒含5毫克DEHP為行動水平。據此,該送檢白酒并未超行動水平(注:指在核及輻射應急情況下,應考慮采取防護行動的劑量/率的水平或活度濃度水平)。
截至發稿時,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及食安中心官方網站上未發布此次白酒樣本檢測的相關信息。網友“水晶皇”也未對記者的詢問做出回應。
貴州茅臺集團曾多次就塑化劑風波做出正面回應。此前,“水晶皇”在2012年12月9日曾發布檢測報告,稱在其送檢的茅臺酒里檢驗出含有每升3.3毫克DEHP。兩日后,該人士就在港購買的53度飛天茅臺塑化劑超標一事向香港食安中心舉報。2012年12月11日,貴州茅臺集團曾發布公告回應此事,披露了分別來自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貴州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上海天祥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檢測報告。檢測報告顯示,在10余項塑化劑指標檢測中,包括DBP在內的多個指標皆為未檢出,而DEHP檢出值也遠在限量之下。
貴州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曾在2012年12月12日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對于‘水晶皇’,我首先表示感謝,他為白酒行業提了個醒,讓食品安全更受重視。我還想告訴他,中國白酒擁有幾千年的歷史,不會因為一個事件而消亡。”
一名網友認為“對于酒中的塑化劑,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都是沒有標準的,對于一個沒有明確標準的東西,你怎么來評價它?就是檢測洋酒,恐怕也會有塑化劑的,而且含量不一定低于2.8。”
部分網友呼吁相關部門盡快出臺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限定標準,并切實落實,加強監管,提高食品“安全感”。還有網友認為:“塑化劑是近年來顯現出的食品安全問題,無論是風險的評估還是對食品的安全開始有相關的規則,這些規則(包括一些建議、規定和標準)開始不盡完善是可以理解的,重要的是: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評估制定出合理的規則。對食品的行動標準百萬分之1.5對所有食品并不合理,一些攝取劑量相對多數食品或少或多的一些食品經過風險評估后作出專門標準是必要的,否則不僅食品安全不能保證還錯殺了相當多的食品。生活常識告訴我們每年每人喝的瓶裝飲料、啤酒、白酒、雞精的量相差甚遠,用同樣含有百萬萬分之1.5人所攝取的劑量相差千百倍,所以采取不同的標準是更加合理的,是進步。我倒覺得不要把是不是新設立標準和政治之類的聯系在一起,不要再為此就結了。”
附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對人民網的回復
您好,
就貴報的查詢,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發言人回復如下:
在2011年處理臺灣五類食品被攙雜塑化劑的事故中,中心把塑化劑“DEHP”的行 動水平定于每公斤食物含一點五毫克(即ppm)。
目前,國際上沒有酒中塑化劑的限量標準,但由于飲用烈酒與食用一般食物的模式通常有很大的分別,對烈酒及一般食物采用劃一行動水平并不合適,一些食物監管機構(如臺灣)都會為不同種類的食品訂定不同的DEHP行動水平;再者,根據文獻數據顯示,某些塑化劑(包括DEHP)較易溶解于酒精中,因此有需要為烈酒另訂行動水平。
在香港,烈酒并非一般香港市民日常的膳食,根據香港市民食物消費量調查的資料顯示,只有1.3%的香港成人有飲用烈酒,中心就本港市民飲用烈酒的情況進行過風險評估及參考歐洲國家的相關數據后,將烈酒中的塑化劑“DEHP”的行動水平定為每公斤烈酒含五毫克(即ppm)。
食物環境衛生署接獲一市民投訴他所購買的一瓶標示為茅臺的酒含塑化劑。該市民提供食環署一已開封非整瓶的酒樣本,經政府化驗所檢測,該市民所提供的酒樣本含有百萬分之2.8 (即ppm) 的DEHP。
中心對含有百萬分之2.8塑化劑“DEHP”的酒樣本進行風險評估。根據膳食暴露評估顯示,對于有飲用烈酒的一般及消費量高的市民,通過飲用上述DEHP分量的酒不會超出世衛有關DEHP的安全參考值,不會對人體健康構成風險。但飲用烈酒本身對健康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中心會繼續留意有關產品情況,有需要時中心會采取適當的跟進行動。
酒精是一種致癌物質,引致包括口腔癌、食道癌、結直腸癌、肝癌、乳癌等。飲酒本身亦對健康會構成其它實時和長遠的影響。亦會增加酒精中毒甚至死亡的風險。不飲酒人士不應開始飲酒。如選擇飲用酒精飲品,便應節制以盡量減少與酒精相關的危害。
完
食物環境衛生署
新聞及教育科
相關資料:塑化劑是什么
塑化劑(英語:Plasticizer,Phthalate),或稱增塑劑、可塑劑,是一種增加材料的柔軟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劑。其添加對象包含了塑膠、混凝土、墻壁材料、水泥與石膏等等。塑化劑種類多達百余種,但使用得最普遍的是鄰苯二甲酸酯同系物(DINP、DEHP、DNOP、DMP、DBP、DEP等系列產品)。
DEHP是一種無色無臭液體,也是一種常用的塑化劑,不溶于水,溶于乙醚、乙醇、礦物油等。添加后可讓微粒分子更均勻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彈性及柔軟度,常作為沙發、汽車座椅、橡膠管、化妝品及玩具的原料。DEHP是一種環境荷爾蒙,會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已經被證實會干擾人體荷爾蒙雄性激素的訊息傳遞,以及男性生殖系統的的發育。若孕婦體內的DEHP過高,會導致甲狀腺素分泌過低,影響胎兒中樞神經和成長。因為影響內分泌,也會造成女童性早熟。
塑化劑(增塑劑)并不是食品添加劑,對白酒的性能和品質也沒有什么改善和促進的作用。白酒查出含有超標的增塑劑可能與生產和運輸、儲存過程中使用塑料和橡膠管件等有關,這是因為白酒生產、儲存過程中目前還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橡膠管件、塑料管件、高分子材料的容器、包裝等,而這些用于酒類、食品、酒類的高分子材料肯定都是含有增塑劑的,再加上塑化劑在酒精中的溶解度遠遠高于水,這也就是為什么越是高度數酒含塑化劑越普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