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夏妍
周六福等品牌都視品牌聲譽為生命,靠品牌產品擴大規模,靠規模提升利潤。但這種經營思路還需要管理體系的支撐,包括渠道管理體系、加盟商管理辦法等配套措施,否則產品質量或有失控可能。”
“基本沒有受到質檢事件影響。”昨日,記者走訪上海第一八佰伴內多家“上榜”的品牌商戶,工作人員均表示銷售并未受影響。
近日,廣州市工商局發布了流通領域珠寶玉石鉆石貴金屬商品質量監測情況,共有62款商品被判定為核查總體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22.3%。而周六福、施華洛世奇等知名品牌的多款珠寶也被檢出不合格。工商部門強調,同品牌同規格不合格商品必須全部下架退市。
記者就此事致電周六福和施華洛世奇總部,相關負責人稱并不清楚此事,表示不予置評。
知名品牌上黑榜
本次抽檢發現珠寶玉石名稱不合格出現最多的情況是:將經過處理的或合成珠寶玉石標注為天然珠寶玉石。存在未對處理、合成屬性進行標注的情況,例如將漂白注膠處理翡翠(俗稱B貨)、漂白注膠及染色處理翡翠(俗稱B+C貨)標作天然翡翠(俗稱A貨)。如著名品牌施華洛世奇的“仿真首飾”,在“珠寶玉石鑒定及名稱”項目上就發現不合格。
同時,發現多款珠寶玉石的有害元素超標,如寶隆琥珀的925琥珀和佳鑫的天然碧璽吊墜S925。還發現了部分商品標稱質量(重量)超出允差的情況,如羅新記珠寶的翡翠玉佛(A貨,足金鑲嵌)和金六福珠寶的千足金翡翠(A貨)吊墜。
此外,也存在實測純度和標稱純度差異問題,如周六福珠寶的S990銀戒指就在“貴金屬名稱及純度”項目上不合格。
廣州市工商局稱,對銷售不合格商品的經營業戶,廣州市工商局將依據《產品質量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同時將督促廣州市經銷企業做好同廠同品牌同規格不合格商品的下架退市工作。
管理體系待完善
讓人訝異的是,這已是周六福近年多次登上質量不合格黑榜,早在2012年“周六福”品牌曾兩次被廣東省質監局抽檢出問題產品,一次被廣州市工商局抽檢出問題產品。
“頻繁上‘黑榜’背后體現的是經營思路和管理體系的問題。”正略鈞策管理咨詢顧問戰文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周六福等品牌都視品牌聲譽為生命,靠品牌產品擴大規模,靠規模提升利潤。但這種經營思路還需要管理體系的支撐,包括渠道管理體系、加盟商管理辦法等配套措施,否則產品質量或有失控可能。
據戰文宇介紹,消費者買珠寶主要用于佩戴,很少有人會在購買后拿到專業機構檢測。消費者在產品質量認知上的弱勢是商家有恃無恐的原因之一。其次,消費者在發現假貨后雖然有投訴渠道,但對商家來說不過是退貨加上數額不高的罰款,違規成本太低,這是商家屢教不改的原因之二。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崔新生也對記者表示,在市場競爭下,不排除企業采取非正當手段獲取利潤。然而不同企業狀況不同,有的是經營思路上的“有意為之”,有的是管理體系不完善造成的“有心無力”,有的則是兼而有之。“我國珠寶企業大多采取自營+加盟的方式。要保證終端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的統一就必須有完善的加盟商管理手段。”崔新生表示。
銷量基本無影響
不過,據記者觀察,這些“上榜”的珠寶門店生意并沒有受到影響。上海第一八佰伴內的施華洛世奇珠寶店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銷量基本沒有受到質檢事件影響。
對此,崔新生表示,珠寶等高檔首飾的消費屬于非理性消費,所以質檢不會對于消費者的購買熱情造成多大的影響。質檢年年有,問題年年在。要想根除這些問題,在加大檢查力度的同時要加大商業的違規成本,斷絕他們“有意為之”的想法。當然,隨著我國珠寶行業的發展,企業規模不斷壯大,自身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也能減少違規現象。
“不可否認,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珠寶的需求越來越大,珠寶市場也會不斷壯大。檢查結果的公布不會削弱人們購買珠寶的熱情,只會讓人們選擇時越來越謹慎。”戰文宇分析稱,日后珠寶市場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不重視品牌的企業只能“贏了現在,輸了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