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辣醬菌落超標23倍,董事長不在乎》后續湘軍永豐辣醬
冒用國家“地標保護”
省質監局:將嚴格查處,并督促整改
永豐品牌何以沒落?三十年過去了仍在“摸石頭過河”
記者 肖祖華
■漫畫/陳琮元
辣醬菌落超標23倍,董事長卻不在乎(相關報道見本報1月5日A10版),這種漠視食品安全的態度也引起了消費者的一片不滿,他們紛紛打進本報熱線詢問具體情況,并提出質疑“不關他的事究竟關誰的事?”
1月6日至1月20日期間,記者再次回訪相關企業,并多次往返永豐辣醬原產地婁底雙峰和各級質監部門,試圖尋找答案。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湖南湘軍永豐辣醬有限公司不僅在質量上存在問題,同時還存在欺騙消費者的行為:目前該企業尚未取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資質,卻在官網宣傳和產品上均打上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標志。 對此,省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嚴格進行查處。
■記者 肖祖華
【問題】
“傳統工藝曬制普遍存在菌落超標”
1月9日,記者再次以短信的方式采訪了湘軍永豐董事長彭華根,他否認了曾講“關我什么事”的說法,表示可能是記者聽錯了。
記者在一份由湖南湘軍永豐辣醬有限公司呈交給雙峰縣辣醬產業辦的情況匯報表上看到,該公司將此次抽檢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歸結為兩點,一是樣品抽檢時正值產品菌落微生物生長繁殖的高峰期;二是以傳統工藝曬制的永豐辣醬,普遍存在菌落總數超標的問題,這是幾百年來未能解決的問題。
同時,記者還看到,之前該公司執行的是地方標準DB43/452-2009,現在改為執行農業部行業標準NY/1070-2006。雙峰縣質監局局長李秋夫介紹,農業部行業標準不再對菌落總數作出規定,只對黃曲霉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作出了具體的標準規定。對此,記者采訪了省質監局標準化處副處長劉紅,她告訴記者,當地方標準與國家標準相沖突的時候,地方標準應該服從于國家標準,事實上,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地方標準的指標數一般要嚴于國家標準,而企業標準應該嚴于地方標準。
【調查】
冒用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標志
在記者的調查中發現,除了質量不合格,湖南湘軍永豐辣醬有限公司還存在虛假宣傳、涉嫌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1月13日,記者在湖南湘軍永豐辣醬有限公司的官方網站上看到,其公司產品圖片上都打上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標志”,隨后,記者在高橋大市場走訪時發現,其產品上均印有該標志。
1月14日,記者在國家地理標志網上查詢,未能查找到湖南湘軍永豐辣醬有限公司的相關信息,1月16日,記者在省質監局分管地理標志保護工作的法規處了解到,湖南湘軍永豐辣醬有限公司還不具備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資質,目前正在向國家申報這一資質。
部門
將查處,督促整改
產品不合格,公司老總漠視食品安全,冒用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標志,監管部門有何態度?
1月15日,記者來到永豐辣醬的產地婁底雙峰,李秋夫接受記者采訪時告訴記者,湘軍永豐此次被抽檢的問題產品總共是500瓶,現在已經全部停止銷售,其中銷出的120瓶也已經召回,并實施了隔離和銷毀。
1月16日,省質監局法規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湘軍永豐違規使用地理標志,擾亂行業發展的侵權行為,質監部門將嚴格進行查處,督促其進行整改。
探究
永豐辣醬的產業發展之惑:
“摸著石頭過河”
湖南湘軍永豐辣醬有限公司存在的問題,也折射出了整個永豐辣醬發展的混亂。 永豐辣醬作為湖南著名的名優特色農產品,是雙峰最有優勢的農產品之一,曾經在市場上享有盛名,但是,近幾年來,永豐辣醬的發展卻陷入了低谷,是什么原因使得這一具有三百年品牌的特色產品在市場上失寵呢?記者來到婁底雙峰進行探訪。
準入門檻低,質量良莠不齊
1月15日,記者來到婁底雙峰縣,在縣城的各大要道都能看到永豐辣醬的身影,但是卻很少有規模化的、包裝精美的產品專賣店。
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永豐辣醬的生產企業準入門檻非常低,目前全縣的生產企業大部分還是以小作坊為主,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只有7家,已經有兩家因為生產條件不達標被停產整頓,實際上全縣只有5家擁有自主品牌的正規生產廠家。對于全縣永豐辣醬的產量和年產值,永豐辣醬產業開發辦公室工作人員也是諱莫如深,不愿意透露。
此次湘軍永豐辣醬的產品不合格事件,只是永豐辣醬質量問題的一個縮影,在記者采訪當中,當地質監部門、永豐辣醬產業開發辦公室、生產企業給出的回答都是,永豐辣醬采用傳統工藝生產,一直以來存在菌落超標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
政府支持不夠,“摸著石頭過河”
在一個地方特色產品的發展之路上,當地政府充當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在當地,永豐辣醬基本處于一種管而不扶的狀態,在上世紀80年代,雙峰永豐辣醬以其較好的品質占領市場,并形成了年生產1500噸、產值400萬元的規模,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這時當地政府理應將永豐辣醬作為雙峰地方重要產業加以扶持發展,但令人遺憾的是,政府卻將主要精力放在當地并無優勢可言的建材、機械、化工上。根據統計,全縣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水泥工業共投入18億元,而形成反差的是,永豐辣醬投入僅300萬元。當地一家生產辣醬的業主反映,該廠所生產的辣醬因市場銷路好,想擴大生產規模,但多方反映卻無結果,甚至連批量生產的稅收優惠問題也難以解決。
記者在雙峰聯系永豐辣醬的相關采訪時,當地宣傳部門都不知道其監管部門屬于哪里,好不容易聯系上永豐辣醬產業開發辦公室,該辦公室胡姓負責人告訴記者,產業開發辦公室是掛靠在雙峰縣供銷社下面的,縣政府每年在扶持產業發展上的投入基本沒有。
當記者問及永豐辣醬未來發展的相關具體規劃,政府有何扶持,有何方案擴大品牌影響,有何整合措施時,上述胡姓負責人表示,目前還處于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未來之路
行業整頓,統一規劃
“瀏陽花炮”、“安化黑茶”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在當地實現統一規劃整合后,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打出了名氣。但是,“永豐辣醬”在獲得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后,卻仍然處于一種散兵作戰、小規模經營的方式。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雙峰縣也開始重視永豐辣醬的發展,開始嘗試突破之路,李秋夫告訴記者,全縣正在進行永豐辣醬生產企業的大整頓,對于不符合生產條件的企業強制進行關停整頓,對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資質進行嚴格管理,目前雙峰縣只有三家企業擁有該資質。
為整合發展,雙峰縣組建湖南雙峰永豐辣醬產業集團公司,設立永豐辣醬產業園,使湘軍醬業與永豐醬業兩家企業連成一片,進行生產廠區改擴建,形成年產辣醬5萬噸的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