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檔飾品不景氣 近期5折促銷多 但本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品牌毛利仍達60%
零售業增速放緩,高檔飾品業也陷入低迷。隨著春節臨近,商場里高檔飾品也放下身段大做促銷。記者了解到,知名仿真飾品品牌“施華洛世奇”今年在廣州的新年促銷期長度比往年拉長了兩倍,而其價格近年來卻與往年沒有太大差異。業內人士稱,2012年四季度至今,廣東高端飾品行業的銷售額同比回落了15%~20%。不過,即便如此,該類高檔仿真飾品仍然堪稱“暴利”。記者調查了解到,該類產品毛利率可高達80%,即使是打了5折,老百姓也沒有得到太大的實惠。
文/記者井楠、程詩
圖/記者王維宣
市場:部分品牌促銷時間拉長
記者了解到,今年施華洛世奇在廣州5~7折的促銷雖然折扣力度與往年相當,但時間明顯變長。
無獨有偶,廣州天河城等地的“雅天妮”飾品近日也是頻繁降價,該牌子曾多年聲稱不做當季促銷,而今7折、5折活動種類繁多,折扣幅度巨大。更不要說伊泰蓮娜、SIDI這些知名度沒有那么高端的首飾品牌,商場每次舉辦促銷活動他們都會積極參加,“5折”成為慣常銷售水平;如果哪天商場剛好沒有活動,柜臺前就會門可羅雀,值班柜臺人員常常以“內部折扣”攬客。而在廣州王府井、天河城等地,高檔首飾的甩賣活動延綿不斷,幾百元的原價,被幾十元成堆處理。
數據:廣東高端飾品
銷售額同比降15%~20%
記者從珠寶首飾行業協會了解到:2012年開始,珠寶首飾業進入了5年不遇的蕭條期,至今仍在筑底階段。
在此之中,首飾行業的窘境尤勝珠寶行業,因為翡翠、鉆石的原料石還值錢,持貨過冬未嘗不可,而首飾行業的原材料都是仿真寶石,根本不值錢,沒有多少老板有能力、有信心“熬過寒冬”。
記者從行業協會了解到的數據是:2012年四季度至今,廣東高端飾品行業的銷售額同比回落了15%~20%;在此之中,部分知名品牌的銷售額跳水了不止一半,增速大幅放緩,由2010~2011年的10%以上的增幅降低到不及5%。
在廣州市內,記者走訪了幾家商場的同一高檔首飾柜臺,其柜臺銷售人員婉轉地表示:較之2011年年末,2012年年末至今的人氣確實不旺;單人購買量、日銷售額都有所回落,單價超過500元的首飾特別難賣;商場搞了幾次促銷活動,抄底的人數也不如從前那么多。
售價對比:
類似款式內地價格比歐美地區高一倍
曾經對“施華洛世奇”產品很著迷的白領陳小姐告訴記者,五年前一個帶仿水晶小吊墜的項鏈在國內專柜售價大約在1200元左右,今年專柜里吊墜差不多大小的項鏈也多在1200元左右。
不過即使如此,現在施華洛世奇產品在歐美的價格也普遍比內地低。元旦前夕,記者親臨中國香港購物旺地銅鑼灣,買回了一條施華洛世奇品牌的小熊吊墜項鏈,當時低至5折,820港元成交,折算成人民幣大概是650元;而在廣州天河城的施華洛世奇店鋪中,同樣的產品折后價格依然在1000元以上,兩者相差了80%。
記者對比施華洛世奇英國、美國的官網和廣州的專柜發現,雖然款式與內地并不完全一樣,但同樣的款式國內外價格相差一半。一位做施華洛世奇代購的網店店主介紹,歐美官網的正價水平基本上就是內地價格打五折,如果新年促銷再打五折,國外價格就相當于國內正價打2~3折了。
那么,這么一塊貨真價實的施華洛世奇仿真水晶,加工成本到底是多少錢呢?記者遍訪了廣東省內的首飾、皮具企業,結論令人大跌眼鏡。某知名皮具廠的采購部經理黃先生介紹:“我們廠是成批采購施華洛世奇仿真水晶原材料的,直徑低于0.5厘米的‘碎石’非常便宜,平均每粒價格不到2元,幾角的也有;而主要用來加工項鏈、首飾、直徑在0.5~1.5厘米之間的仿真水晶半成品石,平均價格則在10~15元之間。這個價格包括各類稅費。”
調查:一條施華洛世奇項鏈成本不會超過100元
而類似的首飾,一旦擺上了該企業位于廣州市的零售店,價格就賣到了250~450元一件,如果不打折,其本身的毛利潤率高達80%以上,即使如伊泰蓮娜一樣打5折,毛利率也在60%以上。
與之對比,施華洛世奇自己的利潤更是“滾滾”。對比同類款式的項鏈,吊墜的主體部分都鑲嵌著施華洛世奇直徑為1.5厘米的仿真水晶;施華洛世奇本身的產品,價格是伊泰蓮娜的2.5倍,前者售價約為800元,后者售價只有不到300元;兩者的原材料價格都不太可能超過100元,伊泰蓮娜產品的毛利率接近70%,施華洛世奇的毛利率接近80%。
消費提醒:
高檔首飾并無特別收藏價值
在施華洛世奇廣州某專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施華洛世奇水晶”是仿水晶,并不是真水晶,項鏈的鏈子則是鍍銠合金,個別款式是鍍22K金。但是對于“仿水晶”究竟是什么材料,也僅含糊稱是“人工合成的水晶”。
廣州京鑫貴金屬投資公司的朱志剛認為:高檔首飾并無特別的收藏價值,即使是限量版,也會由于其過于廉價的仿真寶石身份而不受市場待見。如果單從收藏角度來看,仍建議購買千足黃金首飾,既可佩戴,更可以長期保值;其次選擇高檔珠寶,用鉆石、紅藍寶石與祖母綠、貓眼制作的首飾,不需要考慮仿真寶石制作的首飾。
如果購物目標是佩戴,當然不用太與原材料“較真”,時尚即可。但僅從工藝加工技術來看,施華洛世奇等頂級仿真首飾的消費“性價比”也不高,價格在100~500元之間的國產品牌首飾,也已經能達到其工藝水準,消費者不必盲目迷信品牌。
而作為賣高價的商家,有義務向每位顧客解釋其仿真原材料的真實身份,不能以“收藏價值高”、“珠寶真材實料”來誤導顧客,珠寶是指天然珠寶,仿真寶石并非珠寶,區別涇渭分明。
相關新聞
畢馬威:中國境外奢侈消費上升
本報訊 (記者何穎思)昨日,畢馬威發布第6期奢侈品年度調研指出,中國境外奢侈消費占比從2008年的53%上升至71%,大部分受訪者表示會在境外旅游時購買奢侈品,當中化妝品、手表及手提包是最受歡迎的產品。隨著中國境外旅游人數持續增加,國際奢侈品牌亦在中國市場及其原產地作出相應的商業策略,很多大型奢侈品牌仍然繼續在中國投資,乃至將全球最大的營銷活動放在中國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