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即將到來的春節讓商場超市人頭攢動,也讓各種購物卡開始走俏,再度成為節前的寵兒。為防止錢權交易,形成“灰色利益鏈條”,2011年5月,國家七部委聯合頒布了《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明確規定了大額購物卡實名登記制度。
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辦卡人和商家利用政策漏洞,為規避購物卡實名制,在購物卡銷售、辦理及回收等環節“小動作”不斷,甚至變本加厲為“節日腐敗”提供便利。2012年11月1日購物卡實名制新規并沒有得到落實,反而顯得有心無力,購物卡市場認“卡”不認“人”的現狀使實名制流于形式。
上有政策:大面額需實名制購卡
國家商務部于2012年9月發布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單張記名卡限額不得超過5000元,單張不記名卡限額不得超過1000元。
《辦法》第十七條規定,單位一次性購買單用途卡金額達5000元(含)以上或個人一次性購卡金額達5萬元(含)以上的,以及單位或個人采用非現場方式購卡的,應通過銀行轉賬,不得使用現金,發卡企業或售卡企業應對轉出、轉入賬戶名稱、賬號、金額等進行逐筆登記,屬于實名購卡。
下有對策:
對策一線上交易的“零手續”
95折出售10000元世紀金花購物卡,3000元人人樂購物卡,轉讓金花卡5000元、人人樂卡9000元,在一些同城生活信息網站的二手物品交易專區和本地生活論壇,像這樣轉讓大面額購物卡的交易信息比比皆是,每天都會有上百條的購物卡轉讓信息,并不斷被更新。
調查發現,購物卡在網上的轉讓價格都有一定折扣的優惠,一張面額5000元的世紀金花購物卡9.5折后只需4750元就可買到,較為實惠的價格和“零手續”辦理,使得網上轉讓的高面額購物卡備受親睞,買賣雙方只需相互溝通,交易便可達成。由于網上交易屬于個人買賣行為,這樣的交易也為腐敗和銷贓提供了便利。
對策二線下分次購買的“化整為零”
近日,記者聯系各大商場購物卡辦理中心發現,除世紀金花從50-1000元面值的購物卡都需要實名制購卡外,民生百貨、華潤萬家、沃爾瑪、百盛、人人樂等大型購物商場對于大面額購物卡購買均有“秘訣”。
“如果您需要購買1萬元的購物卡,可以換成10張1000元小面額的購物卡進行累計,這樣您無需任何證件就可以直接辦理了。”某商場負責辦卡業務的工作人員這樣說道,反復多次購買即可無需出示身份證,如果換成是現金,還會有100-200元的“分紅”。
記者了解到,目前“實名制購卡”在各大商場內都有不同形式的“變味”,化整為零、不限辦卡數量成為商家應對政策;一些商家為了提高辦卡“效率”,規避實名制,在購物卡面值設計方面也花了“心思”,使得購物卡面額不超于1000元。
“保密”的實名制 “東窗事發”的證據
在記者采訪的6家商場中,在刷卡消費時只有民生百貨會顯示個人信息,其他5家均無任何“痕跡”。用一位工作人員的話說就是“這就相當于現金,誰撿了誰用”,記者以辦卡人身份咨詢辦卡,為讓記者安心,這位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這些填寫的信息只有他們內部人員才能看到,每個月這些“信息本”會封存,信息非常安全,保密指數高。
根據《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發卡企業應在開展單用途卡業務之日起30日內辦理備案。然而,在備案中,并未包含每個辦卡單位或個人的信息提交,也就是說,只有在“東窗事發”的情況下,這些檔案才能起到追根溯源的作用。對于防止腐敗而言,不能起到實質性的預防監督作用。
隨后,記者查閱《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發現,對于違反《辦法》中的部分規定,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但卻并沒有對“實名制購卡”的處罰措施。這就表示,即使企業未按照《辦法》規定進行“實名制辦卡”也不會受到相應的處罰措施。
西安商務局:《辦法》試行有待完善
針對購物卡市場存在的問題,記者聯系到西安市商務局商貿服務處。“雖然不能完全杜絕,但該《辦法》在很大范圍內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商貿服務處姓張的工作人員說,目前,企業“化整為零”等逃避實名制的行為有待規范,但商務部的《辦法》中并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所以沒有相應的處罰措施。由于《辦法》屬于試行,面對實際出現的一些問題,他們會收集整理盡快向上級反饋,對《辦法》加以完善。
記者了解到,目前,西安市商務局按照“購卡實名制、非現金購買制、限額發行制”的三項制度,以及先企業自查、后專項檢查、再做總結的“三個階段”正在對企業備案進行。下一步還將對企業進行培訓,加大宣傳力度。(王姿予 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