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郭蘇瑩) 昨日,廣州市工商局公布了2012年第四季度流通環節蔬菜制品抽檢情況,結果顯示,在廣州市在售的食用菌、銀耳和醬腌菜等蔬菜制品中,合格率為93.33%,有11批次的蔬菜制品不合格,其中食用菌5批次,銀耳6批次。
據悉,本次檢測共抽檢廣州市場在售的食用菌、銀耳和醬腌菜等蔬菜制品165批次,涉及總砷、鉛、總汞、六六六、滴滴涕、二氧化硫、山梨酸等指標,經檢測,合格率為93.33%,有11批次的蔬菜制品不合格,其中食用菌5批次,銀耳6批次。在不合格食品中,包括“茂源”牌銀耳、陜西秦食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散裝素食黑木耳等。
據廣州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抽檢不合格的5批次食用菌中,出現了苯甲酸、水分項目不合格。據了解,苯甲酸是防腐劑的一種,它對酵母,霉菌和一般細菌都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但人體吸入過量后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食用菌商品水分超標情況將容易造成產品發霉變質,影響產品質量。
而在6批次的不合格銀耳中,則出現了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的情況。據介紹,二氧化硫類物質是食品加工過程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但人體攝入過量二氧化硫,會影響腸胃功能。部分不良廠家為了獲得好的外觀和長的保質期而濫用二氧化硫類添加劑,導致銀耳類產品中二氧化硫嚴重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