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部門回應
質監:校服產品暫無明確準入門檻
超九成廠家是小企業,質量抽查靠摸索
晨報記者 張昱欣
從市質監部門公布的歷年學生服產品質量抽查結果看,2007年校服的抽檢合格率在83.3%,2008年是94.7%,2009年降至75%。到去年二季度,本市首次將校服使用說明列入檢驗項目后,校服的抽檢合格率僅為48.78%。
而據不完全統計,在上海學生服生產企業中,九成以上是小企業,產品質量把控能力令人擔憂。對于校服抽檢不合格的相關情況,市質監部門表示,會及時通報屬地教育主管部門,并由教育部門告知學校。
針對此次“毒校服”事件中公眾所關注的問題,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昨天進行了相應解答。
問:對于不合格企業是怎么處理的?
答:首先,我局會將整個抽查情況在局網進行公告,另外,也會將相關信息通報給有關部門,還會將不合格企業的信息移送到相應的企業所在地技術監督部門,由他們督促企業限期整改,完成整改后,還會對企業整改好的產品進行復查,如果復查合格,即整改結束。
問:目前校服產品有無明確的準入門檻?
答:應該來說,對于整個上海的企業,沒有明確的準入,不太清楚到底是哪些企業生產校服的,只要他能夠生產服裝,我想都是能夠生產校服的。
抽查只能由我們自己去摸索,到某個服裝廠抽查,正好有生產校服的,有貨,那我們正好去抽查一下,如果說沒有,那么我們也不一定能抽到產品。此外還涉及有些學校是從外地訂購,那么這塊信息我們也沒法找。
問:上海有多少校服生產企業?
答:每年在我們抽查范圍內的大概20家左右,而且我們對校服企業抽查不合格的,后續也有跟蹤的復查。
問:一些產品質量不合格的校服生產企業,環境較差,有點小作坊性質,對此質監部門怎么看?
答:校服是沒有準入的,只要是服裝廠,大家都可以生產校服。至于選擇企業,還是要看需求方,誰向服裝廠訂貨,肯定是由他來選擇,這個沒有強制要求。
問:為什么往往在開學或開學后才公布校服質量抽查結果?
答:校服有季節性,可能學生開學前才會有這樣的訂貨,企業才會生產,正是因為沒有準入,很多情況需要我們自己去摸,時間上都是卡住這個時間點去抽查,可能才抽得到這個產品。
問:質監跟教委的聯動機制是怎樣的?
答:平時信息互通,我們會將抽查的信息告知他們,我們在去年也聯合教委發了一個文,督促生產企業作為產品質量主體嚴格把關,把好生產關,另外根據需求方案,把好驗貨準入。
問:有建立不合格校服生產企業黑名單嗎?
答:目前沒有,有不合格的我們會在網上進行公開。
問:不合格校服生產企業都是以中小企業為主嗎?
答:這個問題不好說,目前來說,中小企業比較多。
問:為什么會這樣呢?
答:這個是選擇方自己選擇的,政府沒有強制性要求,只要這家企業能夠生產合格、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就可以,不存在企業大小的區別。
問:但我們看到的很多都是作坊型,環境很差,你覺得這樣生產出來的衣服質量會高嗎?
答:這個只要企業嚴格把關,控制好整個工藝,應該可以生產出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