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建立針對校服的更嚴格的地方標準。
● 研究區縣和學校相結合的相對集中采購模式。采購過程中,質監部門將進行前置檢驗,并充分發揮學校家長委員會的作用,訂貨過程要對學生和家長充分公開。
● 責成區縣教育部門和學校必須積極配合質監部門開展過程監管。未整改合格的企業,不得作為校服供貨廠家。
● 合理確定價格,實施“保本微利”原則。
● 信息充分公開,建立健全在不同訂購主體范圍內的信息公開制度,面上抽查檢測結果要及時向區縣教育部門、學校及公眾公開。
早報訊 針對近期質監部門抽查中發現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的問題產品,上海有關部門和區縣高度重視,責成有關方面深入調查。一旦發現公職人員、學校教職工有違規違紀行為,將予以嚴肅處理。
據了解,發現問題的浦東新區已將相關企業供貨的21所學校26444套校服全部暫停使用并送檢,相關檢測結果將在近期對外公布。教育部門將舉一反三,在全市全面排查涉事企業的相關服裝,確保學生服裝安全可控。
針對近期“問題校服”事件,記者走訪了質監、教育、物價等部門,了解了市民關心的一些問題。市質監局表示,歷年來的抽檢合格率均保持在較高水平(2008年為94.7%,2009年為80.8%,2010年為90.3%,2011年為89.2%)。2012年起,質監部門在抽檢中增加了標志標示項目,不少廠家未能及時執行這一標準,導致合格率降為48.7%。如果排除這一不影響服裝質量安全和穿著功能的檢測項目,校服合格率為87.8%。總體來看,本市中小學生校服質量較為穩定。
在調查上海歐霞服時裝有限公司存在問題的過程中,有關部門發現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監管不嚴、職責不明等問題,各部門間協調機制尚不完善,監管也有一些漏洞。對此,質監、教育、物價等主管部門連夜對形成校服監管的長效機制進行深入研究,抓緊落實一系列切實有效的舉措。
一是明確準入標準,質監部門將抓緊在一般服裝質量標準的基礎上,研究建立針對校服的更嚴格的地方標準。在新標準尚未形成之前,必須嚴格執行現有標準,并通過大幅度增加抽檢比例和頻次,實現最嚴格監管。二是規范訂貨主體和程序,在當前各校自行采購的“大分散”格局下,研究區縣和學校相結合的相對集中采購模式。采購過程中,質監部門將進行前置檢驗,并充分發揮學校家長委員會的作用,訂貨過程要對學生和家長充分公開。三是實施過程抽查,責成區縣教育部門和學校必須積極配合質監部門開展過程監管,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召回整改,并嚴肅處罰。未整改合格的企業,不得作為校服供貨廠家,建立“黑名單”制度并予以公布。四是合理確定價格,實施“保本微利”原則,既充分考慮學生和家長的承受能力,又兼顧企業合理利益。五是信息充分公開,建立健全在不同訂購主體范圍內的信息公開制度,面上抽查檢測結果要及時向區縣教育部門、學校及公眾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