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贊臣奶粉違規銷售幾時休?(親貝網配圖)
編者按:享譽世界百年老字號的美贊臣近期在華境況每況愈下。奶粉價格不斷上漲、市場競爭加劇、質量問題增多、違規銷售、一直拒絕對眾多消費者的維權行為等諸多問題得不到解決,使得2012年第三季度美贊臣在中國區市場表現出銷售狀況不佳、庫存壓力增大。親貝網對之前各媒體的美贊臣系列報道進行再次梳理,希望美贊臣能看清自身現狀,并督促美贊臣負起企業社會責任。
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0日訊 據貝親網2月19日消息,日前一篇關于國內醫院強制嬰兒食用美贊臣1段奶粉致孩子拉肚子的文章將美贊臣再度拉回違規銷售的話題中。
據鄭州張先生反映,他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河南省婦幼保健院)住院期間,醫院不允許孩子吃家長帶來的奶粉,而是強制孩子統一食用美贊臣奶粉,導致張先生的孩子因不適應而出現拉肚子情況。顯然,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強制患病嬰兒統一食用美贊臣奶粉違反了《母乳代用品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盤點美贊臣奶粉的違規銷售
2011年7月,中國青年報記者收到一疊舉報材料,材料大意是:國外知名奶粉企業美贊臣公司在湖南通過不正當手段,以與醫療單位合作等方式,在醫院中對孕婦和產婦進行宣傳,以此搶占新生兒的“第一口奶”。
這位不愿透露身份的舉報人表示,為了提倡母乳喂養,國家早就明令禁止奶粉違規促銷,但實際上,不少洋奶粉廠商通過醫院這個關鍵平臺,千方百計要搶奪“第一口奶”的制高點,醫院則在這場奶粉與母乳的戰爭中充當了極不光彩的角色。該人說,從醫學和哺乳角度而言,一種基本看法是,出生后的嬰兒在最初的5至6個月內如果長期食用一種牌子的奶粉,就會產生依賴,并對其他奶粉產生抗拒性心理,這即是所謂的第一口奶的影響。正因為第一口奶的重要影響,由此導致奶粉的競爭開始從商場或超市前移到了醫院。
據悉,美贊臣公司已非第一次被發現這樣違規。千龍網刊文,2009年12月,北京市消協公布的母乳代用品市場監督調查報告顯示,在對17個醫療衛生保健機構違規宣傳、違規推銷代售等行為的調查中,發現部分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宣傳時出現母乳代用品企業的品牌標志,產婦病房出現嬰兒奶粉、奶瓶,醫院內部商店出現銷售母乳代用品,違規品牌中有美贊臣。
2009年12月1日,廣州市工商局蘿崗分局對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四條、《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辦法》第九條第(一)項和第二十二條之規定,而給予行政處罰。上述辦法的第二十二條針對的就是經營者采用贈送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的行為。
2012年美贊臣也發生了多起類似事件:
2012年8月1日,據親貝網報道,有網友在微博上投訴稱,有醫生為了推銷美贊臣奶粉,稱寶寶六個月后,母乳的質量會下降,大部分都是水了,要開始添加奶粉了。不少網友對此回復稱,經常會接到自稱是醫生或營養專家的類似電話。網友們普遍對美贊臣的這種推銷方式感到反感,網友“唐三玄奘”在微博上表示,“抵制美贊臣,我們當年也有類似的事情,收買醫院開講座,講座上暗示母乳沒有奶粉好,對一階奶粉促銷,我當時就想在醫院發飆被媳婦兒勸住了!
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美贊臣雇傭醫生推銷奶粉的做法,其實是奶粉行業里的“潛規則”,雅培等一些其它的奶粉品牌也在這么干,而所謂的“六個月后母乳質量下降”,純屬是在忽悠消費者購買奶粉。
2012年9月11日,據親貝網報道,有消費者在網上投訴稱,美贊臣推銷其奶粉時稱,雖然是全母乳,但寶寶3、4個月要添加配方奶粉,網友稱其害人子弟。
據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媽媽喂奶喂到2歲,對寶寶不論是智力還是身體發育都好,這樣的孩子智商比其他孩子高5個點。而美贊臣奶粉推銷員卻聲稱3、4個月寶寶需要添加配方奶粉,難怪網友會稱其“害人子弟昧良心”。
2012年9月14日,據中國經濟網報道,有不少網友在微博上發帖抱怨美贊臣奶粉推銷涉嫌教唆孕婦放棄母乳,甚至傳播錯誤的育兒知識。一位名為“everything楊小咩”的網友在其微博上稱“接到自稱營養專家的電話,普及了幾條人人皆知的常識后開始推銷美贊臣奶粉,說產后一兩天沒母乳就要及時喂奶粉;網友“凱敏吖吖”稱:“美贊臣的客服打電話來得知寶寶吃母乳沒吃奶粉所以不大會吸奶瓶后,教我說平時可以用奶瓶泡點葡萄糖水給寶寶喝!”;而網友“嘟嘟和哈里”在微博上爆料,“早上接到美贊臣什么醫生的電話,說六個月了,母乳質量下降,大部分都是水了,讓我要開始添加奶粉了,不然不利于寶寶發育!”。
美贊臣作為國際知名大品牌,有義務維護好自己的企業形象,不能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如此不靠譜宣傳。難怪網友會氣憤:“教唆孕婦放棄母乳,這是罪大惡極”。
2012年9月17日,據親貝網報道,網友“欖仁無執”在其微博上發帖稱,“大老遠跑來醫院聽孕期知識講座,結果發現原來是美贊臣的廣告推銷會!”。有關人士表示,作為一家在美國有著100多年歷史的著名奶粉生產企業,美贊臣公司居然無視中國的法律法規,直接通過醫院來推銷自己的產品,實在有損于自己的形象。
據親貝網了解,《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于2005年10月1日起實施,該法規明確規定生產者、銷售者不得以推銷為目的,向醫療衛生保健機構有條件地提供設備、資金、資料。當年8月19日,衛生部再次發出通知,要求各有關醫療機構有效禁止廠商利用各種手段在醫療機構內進行母乳代用品的推銷活動。
2012年10月16日,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一位名為“ss施詩”的網友在其微博投訴稱,“連續三天每天接到美贊臣推銷奶粉的騷擾電話”,該網友怒斥,“難道你不知道國家鼓勵母乳喂養,小于六個月的嬰兒配方奶粉連廣告都不能做嗎?你們天天偽裝成新生兒營養師給新媽打電話是什么意思,信不信我去投訴你們?”。對于該網友的吐槽,不少網友表示有過同樣遭遇,網友“邱韻菁”稱:“是啊,我已經接到不下五次電話都是美贊臣的,連醫院都有他們的身影”。
相關數據顯示,當前我國6個月內的嬰兒純母乳喂養率僅30%,遠低于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確定的50%的目標。一些奶粉廣告的宣傳,干擾了6個月內的純母乳喂養。相關嬰童產業專家也表示,美贊臣向新媽媽推銷奶粉的行為,是違反國家相關法規的。
違規銷售的背后
據一位資深業內人士透露,洋奶粉大肆違規搶占“第一口奶”有著深刻的背景。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早在2007年,中國已是美贊臣全球第二大銷售市場,該年度銷售額達到16億元人民幣。
然而,2002年以來坐上高端配方奶粉市場首席寶座的美贊臣,在過去數年里遭遇了雀巢、多美滋、雅培等對手的強大競爭,四大洋巨頭的銷售已經占據高端配方奶粉的半壁江山。
恰在此時,國內奶制品廠家遭遇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大打擊,洋奶粉因此獲利。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乳品分析師陳連芳認為,在中高端嬰幼兒奶粉市場,美贊臣、惠氏、雅培等占據了六七成市場份額,價格話語權已經牢牢控制在他們手中。多年以來,美贊臣等洋奶粉連續漲價。2010年春節前后,美贊臣、惠氏相繼以新配方和新包裝等為由漲價5%~10%。2011年4月,美贊臣等奶粉再度漲價,幅度不一。2012年3月底,美贊臣和雀巢兩家奶粉品牌正式向商家下發調價通知,全線產品漲幅分別為13%和10%。以一個嬰兒一個月要喝掉4罐900克裝奶粉計算,父母如果購買230元~240元一罐的品牌奶粉,一個月花費在900元以上。依此推算,一年就得花上萬元。
“從漲價中獲得的利益,足以支付進行違規銷售的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還能順利擊垮對手,這是非常高明的商業手段!鼻笆鰳I內人士稱,如果不能嚴格控制一些洋奶粉企業的不正當競爭,對于逐漸被邊緣化的國內奶粉企業而言,其處境將更為不利。
提倡母乳喂養嚴禁奶粉違規促銷
中國衛生部等6部門1995年6月頒布的《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醫療衛生保健機構應抵制母乳代用品生產者和銷售者在本部門、本單位所做的各種形式的推銷宣傳;不得在機構內張貼母乳代用品產品的廣告或發放有關資料;不得展示、推銷和代售產品。第十四條規定: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及其人員不得向孕婦和嬰兒家庭宣傳母乳代用品,不得將產品提供給孕婦和嬰兒母親。對無法進行母乳喂養的嬰兒,應由醫生指導其喂養方式。
2010年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美贊臣、多美滋等外資品牌違規銷售嚴重。調查發現,在營銷推廣方面非常強勢的幾大洋品牌奶粉在影響母乳喂養方面,被多數家長提及。另外,在利用商業場所違規促銷、宣傳方面,也是幾大洋品牌奶粉被提及。
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指導部副主任張德志介紹,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通過的《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及我國《母乳代用品銷售管理辦法》,禁止經營者對6月齡之內的配方奶粉、配方食品、飲料及奶瓶、奶嘴等母乳代用品進行促銷,包括贈送產品、樣品,減價銷售,以促銷為目的向醫療機構提供贊助等。6個月以上嬰兒所吃的奶粉才可以做宣傳,食品廣告不得明示或暗示可以替代母乳,不得使用哺乳婦女和嬰兒的形象。相關廣告中還必須有“提倡母乳喂養”等相關提示。
世衛組織兒童衛生合作中心主任戴耀華介紹,對嬰兒而言,未獲純母乳喂養會使嬰兒體質下降,降低嬰兒的免疫能力,容易生;牛奶中普遍存在抗生素殘留,新生兒大量食用奶粉會導致抗生素耐藥性等。國際將每年的8月1日至7日定為“世界母乳喂養周”,提倡母乳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