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雞”事件后肯德基首度認錯
反思:錯不在雞而在于不當用藥 承諾:淘汰千余雞舍加強供應商管理
滕芙勤
晚報訊 繼去年年底迅速發酵的“速生雞”事件后,中國肯德基[微博]昨日首次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聯合25家供應商加速淘汰具有潛在風險的千余家雞舍,宣布將通過建立供應商食品安全“一票否決”制,扶植新型養殖模式,加強檢測與溝通等方式,強化已有的雞肉供應商管理體系。
被媒體稱為“速生雞”的白羽雞品質是否安全?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兼禽業分會秘書長宮桂芬在昨天的發布會上解釋,上世紀80年代,我國的家禽行業剛起步時,肉雞品種主要是地方土雞,其生長周期長、產肉率低,不能滿足人們的肉類消費需求,“其后,我國便從國外引進已經經過多年育種、比較成熟的肉雞品種,這種肉雞生長速度快、又節約糧食,因為長著白色羽毛,所以被稱為白羽雞。 ”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文杰研究員也指出,白羽肉雞生長速度快最重要的原因是品種選育,主要依賴遺傳形狀的選擇,并非激素。此外,科學的飼料配方和管理,有效的防疫同樣必不可缺。
宮桂芬指出,從我國農業部發布的歷年畜禽產品抽檢合格率來看,我國白羽肉雞產業整體是好的,不過她也坦言問題確實存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公司+農戶是產業主要的飼養模式,由于千家萬戶的雞舍養殖模式復雜,疾病防控難度大,容易產生用藥不規范等問題。”百勝餐飲集團中國事業部主席、首席執行官蘇敬軾在發布會上也指出,目前我國肉雞養殖最大問題在于不當用藥,養殖戶之所以濫用抗生素藥,主要是擔心一旦有雞生病后殃及其余肉雞,再加上國內藥販子的泛濫,更加劇問題的發生。
昨日,肯德基宣布將推 “雷霆行動”進一步加強供應商管理,包括聯合所有25家供應商淘汰千余家相對老舊、規模小、條件差、管理較弱的雞舍,占總數的10%;對供應商采取“從嚴管理”及“食品安全一票否決制”原則,并將采購策略向“全產業鏈一條龍模式”的企業傾斜,鼓勵新的投資擴大產能;此外,企業還將對自檢流程重新設計,科學變動檢測項目,并改進對供應商抽樣復檢的方式,提前在供應商出貨前完成;同時還將加強和政府與消費者的信息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肉雞養殖主要采取 “公司+農戶”的飼養模式,供應商及有關部門對于養殖戶的監管容易存在漏洞,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肯德基試圖通過鼓勵供應商涉足上游養殖業,推動飼養模式向 “公司+自養基地”方向發展,仍面臨不小阻力。分析人士指出,國內農地較為零散,土地分散在小農戶手中,這為企業大規模拿地,建立規模化的養殖場帶來一定程度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