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市食安辦、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通報了2012年下半年我市乳制品的質量安全狀況。通報顯示,下半年抽檢的乳制品中,酸奶、嬰幼兒配方奶粉、純奶的合格率均為100%,鮮奶的合格率較低,為68.66%。其中,家庭奶箱鮮奶合格率為50%,玻璃瓶裝鮮奶合格率僅為14.81%。市食安辦建議市民逐步改變奶箱訂奶的習慣,選擇超市等冷藏設施完善的場所購買鮮奶。
存在問題
家庭奶箱鮮奶合格率為50%
2012年下半年共抽檢鮮奶(巴氏殺菌乳)、酸奶、純奶(超高溫滅菌奶)、嬰幼兒配方奶粉4個品種乳制品608批次,不合格63批次,合格率為89.64%。4個品種中,酸奶、嬰幼兒配方奶粉、純奶的合格率均為100%,乳制品中的不合格樣品均是鮮奶。其中鮮奶的合格率為68.66%。
這些樣品分別來自大型超市、家庭奶箱、母嬰店。其中大型超市抽檢的鮮奶合格率為87.13%,家庭奶箱的鮮奶抽檢合格率為50%。
不同包裝的鮮奶,合格率也不同。其中袋裝抽檢合格率為84.21%,紙盒裝為76.82%,玻璃瓶裝為14.81%,塑料瓶裝合格率為50%。
報告顯示,鮮奶檢測項目包括大腸菌群、黃曲霉毒素M1、β-內酰胺酶、三聚氰胺、苯甲酸、山梨酸、無機砷、鉻等8項。鮮奶不合格原因是部分樣品檢出大腸菌群超標和β-內酰胺酶陽性。在63批次不合格鮮奶中,大腸菌群超標41批次、β-內酰胺酶陽性40批次。鮮奶黃曲霉毒素M1、三聚氰胺、苯甲酸、山梨酸、無機砷、鉻6個項目均合格。
原因分析
常溫下乳制品容易滋生微生物
據市食安辦分析,造成鮮奶大腸菌群超標的可能原因包括:生乳在采集、貯存或運輸過程中被污染;生產加工過程中消毒殺菌不嚴;運輸、貯存、銷售鮮奶過程中冷鏈斷裂導致微生物繁殖。常溫下乳制品很容易導致微生物生長,家庭訂奶戶取奶不及時造成冷鏈斷裂是鮮奶大腸菌群超標的主要原因。市質監局報告,2012年我市質監部門共進行鮮奶出廠檢驗335批次,合格率100%。
導致鮮奶β-內酰胺酶陽性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內源性的,即由奶牛體內的耐藥菌株產生的,二是為降解牛乳中殘留的抗生素而外源性人為加入的。但目前尚無科學的檢驗鑒定方法區別這兩種來源的β-內酰胺酶。
消費提示
鮮奶家庭訂戶要及時取奶和飲用
根據鮮奶品質抽檢結果的分析,市食安辦建議市民逐步改變奶箱訂奶的習慣,盡量選擇在超市、便利店等冷藏設施完善的場所購買乳品。
對于確實想要訂鮮奶的消費者,要及時取奶。因為奶箱直接暴露在外,無冷藏功能,而鮮奶需要2℃—6℃冷藏保存,家庭訂奶戶要及時取出奶箱中的鮮奶,以防微生物繁衍。
鮮奶要及時飲用,若不能及時飲用,請放入冰箱中(2℃—6℃)保存。鮮奶飲用前最好放在65℃—80℃熱水中隔水浸泡20分鐘,這樣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牛奶中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又可以有效滅活大部分有害微生物。當消費者發現乳品在高溫環境下超時存放或感官性狀異常時,就不要再飲用了。
網曝54份不合格鮮奶名單引發關注
日前,網友“生煎”在本地論壇發布的一份“2012年寧波奶制品抽檢不合格清單”,引發寧波市民極大的關注。“以前鮮奶天天喝,這下還敢喝嗎?”面對這份清單,眾多跟帖網友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記者看到,這份清單共涉及4家奶企的54個不合格的牛奶樣品。通過網友公布的圖片顯示,這54份受檢的鮮奶生產時間分別為去年8月至9月份,大部分采樣自家庭訂購。
發此帖的網友還特別聲明:“信息來源非本人一手拿到。如有不實,非本人惡意或故意。給寧波的小老百姓做個參考吧!”截至昨天傍晚,帖子被閱讀5萬多次。
記者昨天了解到,這一報告的檢測機構為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但是該局稱該檢測為委托檢測,不方便對此事給出說法。而記者聯系清單中出現的幾家超市,超市方面都表示對此事不知情。
記者 周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