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來自法國媒體、有關多個干邑品牌被裝箱滯留在深圳海關的報道讓洋酒集體陷入塑化劑超標的風波中。不過昨日,涉事品牌人頭馬在回應南都記者詢問時稱,僅是產品在等待國家檢測結果,并非外界所稱的因塑化劑超標而被扣留。
國家開始嚴檢洋酒
據法國《夏朗德日報》報道,近期一些法國干邑白蘭地酒被裝箱滯留在深圳碼頭。原因是酒中鄰苯二甲酸酯(塑化劑)含量超過了中國新出爐的塑化劑殘留值的標準。報道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稱:春節期間,至少有三品牌被中國海關發現不符合塑化劑限值新規定。據其所知是干邑品牌人頭馬,卡慕和法拉賓。
不過,昨日人頭馬中國公共事務的負責人陳先生向南都記者表示,目前滯留在深圳碼頭的產品僅是等待國家的抽檢結果,目前包括保樂力加、帝亞吉歐、卡慕等企業均有因等待國家檢測結果而造成進貨延遲情況。
“都是誤傳。”卡慕中國市場一位內部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目前沒有任何一批產品因塑化劑超標而被海關扣留。
此次洋酒陷入塑化劑風波的質疑聲其實可追溯到去年年底。在白酒塑化劑風波爆發時,質檢總局、衛生部有關負責人曾透露,部分進口蒸餾酒樣品中也被檢出微量塑化劑,但官方未透露品牌及檢出量。
據報道今年2月1日起,相關監管部門要求蒸餾酒進口商提交關于3類鄰苯二甲酸鹽(DEHP、DINP、DBP)殘留值的第三方檢測報告,而且每一批次都需要提交報告。“我們從2月中下旬開始接到政府部門要求檢測塑化劑指標的通知。”陳先生向南都記者稱,一方面企業要提供自檢報告,另一方面國家也要抽檢進入中國的產品。
據中國檢驗檢疫局發給洋酒商的關于蒸餾酒3類鄰苯二甲酸鹽允許最大殘留值標準,DEHP為1.5mg/kg,DINP為9.0mg/kg,DBP為0.3mg/kg.
“因為從收到通知到現在時間很短,才造成了進關產品的滯留。”陳先生向南都記者稱,人頭馬目前自檢的結果顯示產品是合格的。
洋酒陣營再低調漲價
盡管是否將為酒類標準設立塑化劑指標及酒類塑化劑風險評估仍未有新進展,但因牽扯進檢出塑化劑的風波中,去年年底涉事白酒品牌在資本市場中均陷入過一輪股價的暴跌。進口酒質量問題此前甚少被提及,此次多個洋酒品牌滯留深圳海關的信息無疑將引發消費者對洋酒市場的新一輪審視。“國家不僅抽查白酒,也抽查洋酒,這是很公平的。”據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秘書長彭洪透露,目前廣東洋酒年銷售額約140億,約占廣東酒水消費市場的1/3,在全國洋酒消費市場,廣東的銷售額占比超過50%.
“受整個經濟大環境以及國家嚴控‘三公’消費等因素的影響,今年洋酒春節期間的銷售比往年有所下降。”一位有著10多家專賣店的酒類零售商表示。
記者了解到,洋酒陣營延續多年的春節后漲價潮又再涌動。干邑巨頭軒尼詩已經低調啟動了今年的漲價。有渠道商向南都記者透露,軒尼詩早在2月份已經告知將于3月份將軒尼詩XO的供貨價上調6%.
采寫:南都記者 黃麗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