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我們的旅游“觀念”落伍了,還是老外不懂中國人?
原題:網曝馬爾代夫酒店“歧視中國游客”不提供熱水是擔心只吃泡面不消費
起因
馬爾代夫旅游部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到馬爾代夫旅游的中國游客近23萬人次,比上一年增長15.6%,中國連續第三年成為馬爾代夫最大客源國。
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游客占馬爾代夫接待外國游客總數的24%,也就是說,馬爾代夫每四個游客中,就有一個中國人。
“看上去不止這些。”剛剛從馬爾代夫回來的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所在的島上至少一半是中國人,海灘上還能聽到熟悉的南京口音。
中國游客,似乎成了馬爾代夫旅游業的支柱之一,但是近日網上的一則消息讓不少打算前去度假的游客傷了心。“酒店擔心中國游客都在房間吃泡面,就不會去餐廳消費,所以就將中國游客房間內的熱水壺都撤走了。”發帖人是一名在馬爾代夫伊露薇麗島某酒店工作的中國人。該帖一出,引發網友關注,“吃個泡面也要被限制?”
本報記者梁瑩
甘文婷
酒店:有了熱水就只吃泡面撤掉中國游客房間的熱水壺
馬爾代夫,中國游客已經親切地稱這里為“麻袋”,這里有近百個島嶼被開發成度假勝地,幾乎每個島嶼就是一所酒店式度假村,大部分度假島嶼都配備了中文管家。
“一直聽說馬爾代夫很美,就想趕在淹沒之前去體驗一番。”帶著美好的愿景,28歲的趙建科去年10月來到馬爾代夫相對冷門的伊露薇麗島The Beach House酒店工作。
“酒店檔次在當地也是中等偏上。”剛開始,趙建科很享受。但是去年12月底,酒店開始給予中國游客“特殊待遇”。最讓趙建科想不通的是,酒店將中國游客房間內的熱水壺撤走,理由竟然是“有了熱水壺中國游客就不會去餐廳消費,整天在房間吃泡面。”
趙建科記得很清楚,過年前有一位老太太到島上旅游,腸胃不舒服,想喝熱水,總經理的回答卻是依然“不能提供熱水。”
在國內的旅游論壇上,出國玩帶幾盒泡面似乎是“天經地義”。游客不去餐廳消費,其實并非只為省錢,“因為不少游客吃不慣這里的口味,”趙建科說,中國廚師被辭退,酒店停供中餐,游客只能吃西餐、燒烤、咖喱和奶油,“吃慣了大米的中國人,天天吃這些哪受得了?”
馬爾代夫
新聞鏈接
最大“歧視”在潛水
調查
去過馬爾代夫度假的中國游客,或多或少會為每天吃什么而頭疼。不是沒吃的,而是太貴。
秦海去年與妻子去馬爾代夫天堂島度蜜月,藍天、沙灘、碧海的確很美,從浪漫天堂回到煙火人間,兩人又很頭疼,“物價太高了,一個荷包蛋15美金,一頓海鮮大餐要200多美金起步。而且每天吃西餐很不習慣。”幸虧度假之前帶了幾包泡面,“不然每天吃飯都要花上千元,何苦?”
途牛旅游網的工作人員表示,伊露薇麗島南京暫時還沒有組團,不過在馬爾代夫其他島嶼上也存在著沒有電水壺供應的問題,“如果游客選擇的島嶼不含的話就需要游客自己去餐廳就餐,不過很多自助行的游客會選擇自帶泡面,一些攻略和旅行社的出境須知上都會推薦。”
網絡上,趙建科的帖子也帶出了關于馬爾代夫的投訴。著名編劇寧財神也發微博力挺,“每次去馬爾代夫,必須帶幾樣救命:方便面,榨菜,阿香婆。”本報官方微博發起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網友表示,“如果目的地國家允許,將根據自己對當地食物的接受程度自行選擇是否攜帶泡面。”網友“小鳥唱hip-hop”說,歐美酒店確實難得有熱水壺,不過可以向前臺借一個,但每個房間都有咖啡機。對于“中國胃”來說,有咖啡機煮熱水能喝口暖茶確實舒坦。
自帶泡面寫入旅游攻略中歐美酒店確實難有熱水壺
潛水,不管深潛還是浮潛,都是馬爾代夫的特色之一。馬爾代夫多個度假村對中國游客進行潛水項目,都有一定的“限制”。
在天堂島,潛水中心規定,凡是中國人來天堂島diveoceans做體驗潛水的,統統只能下潛3米,時間為半小時,收費還是原來的188美元。在卡尼島,只有中國游客需要通過一項考試才能進行潛水,無法通過的將不能參與該項目。度假村工作人員稱,這是為了游客安全考慮。但不少游客反映,只有中國游客被要求參與這項考試。“潛水報名前問國籍,日本韓國的都不需要。”
伊露薇麗島的價格
延伸
馬爾代夫伊露薇麗島,原名瑪娜法魯島,擁有馬爾代夫著名的海灘,同時也是探險的理想地方,2007年12月開幕,是馬爾代夫最北的度假村。該島擁有著馬爾夫的傳統,同時又帶有與眾不同的亞洲風情。
目前該島4晚6日含杭州直飛的機票,每人報價17450元,這個價格中包括文中所述的酒店The Beach House住宿、早餐。
一家馬代在微博透露,該島的優勢在于價格相對便宜,水上屋比沙灘屋還要便宜,都帶泳池。“浮潛不好所以贈送深潛,超級豪華水飛是亮點。”該度假村設有水上飛機候機室。
內地馬爾代夫代理喊冤擔心吃得貴可選“一價全包”
隨著近年來馬爾代夫旅游的不斷升溫,網絡上關于馬爾代夫投訴的帖子也越來越多。不僅是酒店住宿,餐飲、潛水等項目均有游客投訴,馬爾代夫在服務態度、服務質量方面存在嚴重問題。國內的一些馬爾代夫旅游度假的代理表示自己有點“冤”,一家馬代代理稱,其實代理做的是提供代訂房間和機票的服務而已,利潤非常有限,酒店在管理上出各種問題是代理無法控制的。“后期也沒有能力去協調馬爾代夫酒店給予客人賠償。”
對中國游客如何在馬爾代夫得到更好的旅行體驗,業內人士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馬爾代夫島嶼排名越高、酒店管理集團全球連鎖,那么管理就越完善,服務就越好。“語言不通可以選擇有中文管家的島。此外,選擇旅行社時也要注意,有的都經過幾級代理了,多選幾家參考。”如果感覺島上餐飲費用較高,可以選擇“一價全包”的島,所付費用包括所有住宿和餐飲。
截至3月5日下午,趙建科的帖子在微博已被轉發8萬余次。記者發稿前,針對伊露薇麗島度假村“熱水門”,一家國內代理通過微博回應,酒店近期會出公告。“至于事情怎么樣,大家看看酒店說法吧。”記者了解到,該度假村此前一直是希爾頓酒店集團管理,而近期才由馬爾代夫一家規模較小的集團接管。
還有一種聲音是,中國游客的“旅游觀”是否需要轉變,從單純的講究性價比,到全身心方式享受假期。“在馬爾代夫,老外往往就是在沙灘上曬太陽放松,很少在其他項目上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