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LV
專賣店里賣假貨
今天我們繼續關注公安機關打擊假冒偽劣犯罪專項行動。近年來,隨著諸如LV、GUCCI這樣的奢侈品在中國的銷售迅速火爆,“高仿”、“A貨”這樣的詞也越來越出現在人們視野當中。通常情況下,這些假冒名牌雖然不像過街老鼠那樣,但交易買賣畢竟還是在私下進行,然而,在貴州省,有人竟把假冒名牌專賣店開到了星級酒店的寫字樓里。
2013年2月底,貴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接到舉報,在貴陽市知名星級酒店貴陽飯店的寫字樓里,有一家專門銷售假冒高檔名牌商品的專賣店,貴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立即對線索進行核查。經過一個多月的摸排,偵查人員發現,這里購買者不多,但是貨物進出量卻很大,這一反常現象引起了偵查人員的注意。
貴陽市經偵支隊三大隊大隊長王慶文告訴我們,他們發現這是一個網絡銷售。
與外地成都、廣東都有聯合銷售、網絡銷售形成一個網,多地盤和。
一個多月摸底后,警方最終鎖定在貴陽飯店寫字樓1901房間經營皮具店的范如權為主要嫌疑人,并確定3月28日收網。3月28日早上9點,在統一指揮下,貴陽市南明區、云巖區以及黔南州都勻市同時展開行動。
為了避免人員過早集中到商場而導致暴露,按照預案,警方早上8點派出一名偵查員在貴陽飯店蹲守,然而,蹲守了近兩個小時,已經過了正常上班時間,還是沒有見到犯罪嫌疑人的蹤影,得知這一情況,王慶文的心沉了下來,難道行動泄露了?
王慶文決定,繼續等待,又過了一刻鐘,犯罪嫌疑人終于露面了,不過他在打開寫字間的門后似乎也察覺了什么,馬上關門準備離開。這時候警察們趕緊實施抓捕。與此同時,黔南州都勻市也同步收網。
都勻市經偵大隊 大隊長 張柳:‘我們通過收網行動在該家店面查獲了多家跟國外仿的。我們到這個店面查了以后,就發現這個店面裝修全是那種國外知識品牌那種高檔的箱包、領帶、皮帶等這些假冒的這些注冊商標的商品,另外我們查扣的數量相當大。’
這次統一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打掉倉儲窩點5個,查獲各類假冒名牌商品1879個,價值5300余萬元。就在收網后,警方又發現了一個更大的線索。在經過銀行帳戶的摸排后,又發現了五家同類性質的經營場所。共查獲6000多件假冒名牌,涉案金額8100多萬。大多是仿冒LV和古琦。
演播室:涉案金額一個多億,這個數字著實不小,然而,犯罪嫌疑人雖然抓獲了,但人們的疑問卻越來越多,雖然高仿、A貨并不罕見,但把專賣店開在星級酒店寫字間中,卻并不多見。那么這家專賣店開了多長時間?又是怎樣把專賣店開進去的呢?
假貨的另一種生存鏈條
貴陽市經偵支隊三大隊大隊長王慶文告訴我們,他們的“3·13”案件現場查獲的假LV、古琦包整整裝了一卡車。并且做工精良,普通消費者單從外觀很難分辨,而開在這種高檔場所,更是讓人少了戒心。
盡管受害者在進入這些專賣店后,會因為其環境和裝修而容易喪失警惕,但在外邊,連店面標識都沒有,又是怎么引誘受害者進入的呢?王慶文告訴我們,犯罪分子請了幾個服務員,實際上就是他們的馬仔,馬仔每月的工資1500到2000,再加上銷售的提成,馬仔不負責銷售,只負責發名片,發這種卡片在引導消費者,
所謂的銷售人員在高檔寫字樓發放名片后,如果有人有購買意向,銷售人員就會帶領對方來到專賣店。而他們為了規避檢查,名片上也動足了腦筋。上面沒有門面的地址,只有一個電話和假名字,然后把奢侈品牌的包、表,做了一定的圖面的表示。
警方進一步調查顯示,以在貴陽飯店寫字樓1901房間為窩點的犯罪嫌疑人范如權來說,他已經在這銷售了三年假名牌。他承認自己賣的就是假名牌。至于在這里銷售假名牌的利潤有多高,范如權說,一個包一般都是100塊錢到200塊錢購買,賣上千元錢。
對于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工商管理部門日常也會進行打擊查處,那么范如權又是怎么把專賣店堂而皇之開到了星級飯店里呢?又如何應對日常監管?范如權說:工商來過,他就說包包是那個仿冒貨。然后就罰了一萬塊錢。之后就再也沒來過了。
范如權說,他使用的房間外面不設置任何標識,完全是通過服務員在外邊掃街和網絡來銷售,這樣就規避了酒店的管理。而三年中,工商部門只來過一次,罰款一萬元后,就再也沒有來過。
那么事實是否如范如權所說呢?記者來到了范如權公司所在轄區的黔東工商分局。
黔東工商分局 局長杜利星說,他們確實曾到范如權的店里巡察過,也處罰過一萬元錢,但并不是因為售賣假冒名牌產品,而是因為消費者投訴店家沒有開具有效發票。那么對于范如權這樣的專賣店,他們日常是如何檢查的,有沒有發現過售假行為呢?
杜利星說,工商局會不定期檢查,像范如權的店他們總共巡察四次,結果只進去過一次,沒有發現假冒偽劣商品。雖然到現在,范如權還沒有交待他的總共非法所得有多少,但每件貨品在進貨價后面直接加個零,堪稱暴利。那么面對這樣的監管環境,貴陽市現在的市場又如何呢?
假貨為何屢禁不止
在貴陽的一條商業街,不少店鋪里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標志著LV、CHANEL、GCUCI的箱包。店主告訴我們,這包是真皮的,而且完全按照LV的原版比例進行仿制。記者在LV的官網上看到了和這款包同樣的款式,售價上萬元,貴陽的小店里這個包只要900多元。
記者又走進一家裝修稍顯高檔的皮包店。一走進店面,在最顯眼的位置就能夠看到幾款標志著LV和GCUCI的產品。其中一款賣1300元左右
幾天的走訪,記者發現,這里假冒名牌種類繁多,價格也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無論是地攤,還是裝修不錯的店鋪,都隨處可見世界級的名牌。一家店主告訴記者他們有“高仿的”LV 、Gcuci包,包的設計以及材料,都跟正版一模一樣,一般消費者根本分辨不出來真假,并且他們店還提供各種售后服務。
記者在看過之后,借口這個款式不好,準備離開的時候,這位店主馬上又叫住記者,隨后在一堆貨物的下面拿出一本畫冊。原來這是一本LV所有的款式介紹圖,店主說,一般情況下,這些品牌剛出的款式,被仿的圖片就會同步出來。畫冊中被仿箱包的款式繁多,大到旅行箱包,小到平時使用的時尚包、休閑包,應有盡有。店主介紹,這上面所有款式,他基本都有,如果有看上的,只需要交200元定金,第二天就可以來取貨。隨著和店主的交談,店主也放松了警惕,甚至告訴記者,自己還有走私的真品,直接從廣州發過來,定金只要五六百元。
利劍出擊
在采訪中,貴陽警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打擊此類假冒侵權案件線索并不少,但操作起來,對公安部門來說非常困難。難點關鍵就是針對這個涉假物品的鑒定上,針對國外的這些高檔的知識品牌的一些商品,工商部門、質檢部門,目前沒有辦法對國外的這些產品進行鑒定是否真偽。
由于從外表看,查獲貨品與真品極其相似,警方只能與被侵權公司聯系。而這次涉及到的LV,GCUCI 香奈兒等品牌,只有LV出具了假貨的鑒定報告,其他品牌至今沒有任何回復。而如果警方在規定的時間內,仍沒有其它證據,就只能對嫌疑人取保候審,或變更強制措施。
記者在LV中國公司了解到,購買真正的LV,只有兩種方式,一是去高檔商場中的LV專柜臺購買,二是到經過LV授權的網站上購買。而其他渠道是不可能購買到LV的產品的。那么在這里隨處可見的LV又是從何而來呢?
知情人小李去年也曾經從事過售假生意,他透露,從事這行門檻極低,當時他在網上搜了一下,跑了兩趟廣州就做了起來。幾十塊的做工肯定是一般的,好一點的可能要兩三百,四五百這種,最貴的就是上千的了,那就是很好很好,
小李告訴記者,幾乎全國各地的人都去廣州進貨,而貴陽現在做這一生意的也越來越多。現在可能大概有三百家吧,這種大大小小的平常看得到看不到,有的也比較隱蔽這些。
雖然貴陽有幾百家競爭對手,但只要有了豪華的裝修和優越的酒店、寫字樓環境,生意并不難做。小李告訴我們,有些時候,消費者進來就直接問有沒有A貨。他們也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這個心理,一般也會順著消費者的心理,來推銷自己的假貨。他們會說產品是是走私的,或者是從真包店里面流出來的,或者是廠里面有的像服裝他會就像服裝那種,這單貨可能有點瑕疵,沒有拿到正規的專賣店去賣就流出來的這種貨,但肯定是真貨,可能會以這種方法來推銷產品。
貴州省公安廳經濟犯罪偵查總隊副總隊長黃志偉告訴記者,制售假冒品牌的違法活動,已經在全國形成了一個生產源頭、網絡銷售和銷售終端的完整產業鏈條,而貴州僅僅是這個鏈條中的銷售末端:“我們只是現在打的是末端,以后就是打到源頭去,制假窩點,打到源頭去制假窩點把這個系統進一步地完善,以后就打到窩點去。鏈條式從生產的窩點,一直到銷售的末端,整個鏈條都要作為一個全程性的打擊。”
半小時觀察:假名牌為何成了“牛皮癬”?
曾經有這樣一個比喻,假冒名牌、知假售假尤如“牛皮癬”,線索很多,打擊麻煩,根治很難,現在看,“牛皮癬”這個比喻非常恰當。這些年,對打擊假冒名牌相關部門下了不少功夫,媒體也曾經做過多次報道,我們經濟半小時甚至還報道過假冒的世界奢侈品協會在國內招搖撞騙,至今也不見哪個部門對此問責。“牛皮癬”為何難治?原因之一在于人的免疫功能出了問題,治標無法治本。打擊假冒偽劣犯罪同樣如此,需要從日常監管、重點打擊、清理源頭等多方面入手,標本兼治,為百姓營造一個越來越好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