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沈河區志新社區的李先生通過電視購物買了一套鍍金首飾給老伴當生日禮物,快遞送貨當天,老伴高興地戴上項鏈出門鍛煉2小時,哪知卻染了一大脖子綠色,項鏈也變成了黑紅色。李先生找到廣東商家,商家卻堅稱李先生收到的不是該公司的貨,并稱是別的公司冒充他公司的地址寄貨而拒絕負責,這事把李先生老兩口弄得一頭霧水。7月4日,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對此事進行了采訪。
起因:老人買給老伴驚喜
李先生告訴記者,6月17日,他看一家電視臺的購物廣告銷售一套鍍金飾品,廣告中稱該飾品價值7000多元,搶購價僅為318元。
李先生想到老伴快要過生日了,想給老伴一個驚喜,就趕緊撥打了熱線電話購買。
6月19日中午,李先生接到了快遞員的送貨電話,便趕緊讓妻子王女士下樓接收“驚喜”。王女士說,快遞員30歲左右。王女士在驗證了電視購物的商家地址和電話后,付給快遞員318元。可是三四個小時后,李先生家座機又接到一個快遞員電話說“貨到了”,李先生告訴對方“自己已經收到”。
尷尬:戴2小時染一脖子綠
王女士打開包裹看到項鏈、手鐲等一共6件金飾品驚喜不已,趕緊把其中一條項鏈戴上后,下樓美滋滋地鍛煉去了。2個小時后,王女士回到家無意中照鏡子一看,金黃色的項鏈變成了黑紅色,脖子上也被染上了難看的綠色。
李先生氣憤得立即給電視購物上那家賣飾品的深圳公司打去電話。對方讓李先生把貨物郵回該公司進行鑒定,李先生付了22元快遞費將飾品郵寄回公司。7月3日,李先生收到該公司退回的貨物,并稱該貨物為假貨,且不是他們公司的產品。李先生和妻子為此和商家電話溝通多次卻得到同一答復。
商家:項鏈不是該公司的
7月4日,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撥打了飾品的銷售方鴻海友誠商貿公司的客服電話,工作人員稱,李先生收到的不是他們公司的貨,真正的貨已因無人接收被退了回去,當時收錢的也不是他們公司叫的快遞員;這很可能是李先生年紀大了,在記錄他們公司電話時記錯了,把個人信息泄露給了其他公司,讓其他公司鉆了空子。可李先生質疑說:“我從來沒有再打過別家公司電話,我的信息是怎么泄露的呢?”
當記者詢問該公司是否有到貨通知時,對方稱給王女士的手機發過信息,上面有快遞訂單號,顧客必須對照訂單號付款。王女士說:“我手機是24小時開機的,我從來就沒收到他們的發貨短信。”
可疑:先后收到同一個電話
記者看到,李先生6月19日收到的快遞單“寄件人”寫的是“王某”,地址和電話都是李先生通過電視購物訂貨的這家公司,但手機號碼卻是個空號。李先生通過快遞公司查詢,該快遞單子根本就是假冒的。
這時,李先生想起6月19日他收貨時,另一個快遞員的電話。7月4日,李先生通過座機來電顯示查詢,后一個電話號碼竟和前一個快遞員的相同!記者撥打此電話,卻一直無法接通。
記者通過網上查詢,在南方這種通過電視購物買貨后,對方稱收到的不是該公司貨物的情形時有發生,沈陽晚報、沈陽網提醒市民提高警惕,謹防上當。
沈陽晚報、沈陽網主任記者徐微微
攝影記者王伊西(東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