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圖
美限用對乙酰氨基酚感冒藥 過量將致肝損傷
本報訊(記者涂端玉、周可 通訊員張良衍)價廉物美感冒藥也不得安生,近期先是被傳可提取感冒藥中的麻黃堿用來制冰毒,接著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近日發公告稱,將限制醫生對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成分感冒藥的使用。本報記者昨日走訪廣州多家藥店發現,目前我國市面上的感冒藥中普遍添加了對乙酰氨基酚,而多數消費者對此并不了解。
感冒藥普遍含有該成分
日前,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發布公告稱,過量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將可能導致嚴重肝臟損害等風險,因此限制醫生使用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藥。
據了解,早在2011年1月,FDA就曾要求藥品生產企業限制藥品中對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不得超過325毫克/片。目前,多數廠商已自愿遵守了325毫克/片的限制要求,但成分中對乙酰氨基酚含量超過325毫克/片的藥品仍然存在。
昨日,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內多家連鎖藥店發現,目前市面上用于治療感冒的西藥中普遍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成分。記者在某大型連鎖藥店越秀區某分店內發現,泰諾的某款感冒藥藥盒上注明,該藥每片含對乙酰氨基酚0.65克;拜爾的一款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每片含對乙酰氨基酚250毫克;南極雪對乙酰氨基酚片,每片含對乙酰氨基酚0.5克;施貴寶旗下的加合百服寧每片對乙酰氨基酚含量也高達500毫克。
該店售貨員向顧客推薦較多的是一款復方氨酚烷胺膠囊。記者注意到,這款膠囊的包裝上注明,每粒含對乙酰氨基酚250毫克。當記者問及此種成分是否具有副作用時,售貨員則表示并不了解,“吃這種藥效果很好的,很多人買,沒聽說什么副作用。”
記者在另一家知名連鎖藥店內發現,貨架上的一款勁牌感冒靈膠囊成分說明中也顯示其內含對乙酰氨基酚成分,但外包裝上并未標明含該種成分的劑量。
多數消費者不知情
記者還觀察到,一些感冒中成藥中也含有對乙酰氨基酚。例如,三九牌感冒靈膠囊、感冒清顆粒等藥成分表中,也標明內含對乙酰氨基酚成分。
時值寒冬,記者發現,前往藥店購買感冒藥的人不在少數,但大多數消費者并不了解感冒藥的具體成分。在上述某大型連鎖藥店內,文小姐被售貨員推薦了一款感冒靈膠囊后,迅速走向前臺付款。當被問及是否關注該藥品成分時,文小姐說,“不知道,沒聽說過,正規藥店買藥應該沒問題吧。”
“對乙酰氨基酚在部分中、西感冒藥中的確存在,它對于感冒癥狀引發的人體疼痛能起到較好的緩解鎮痛作用,但另一方面,其確實對于肝臟損害存在某種風險,如果患者沒有身體疼痛癥狀,可以考慮不吃此類感冒藥,我們臨床也盡量回避使用。”武警醫院耳鼻喉研究所董玉禮教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言。
但也有專家有不同意見。廣州某三甲醫院一位急診科醫生表示,偶爾服用感冒藥沒有問題,不必因此將市面成熟產品“妖魔化”。他同時也提醒消費者,買藥時應看清藥品成分,服藥應遵醫囑,謹防過量服用,且盡量不要同時服用兩種藥。
藥企
具體影響尚難預估
“我們公司的清熱解毒類產品不含有此成分,但據我們預估,哪怕是遠自美國FDA的消息,也會在本土引發市場反應。”昨日晚上,廣東本土一家上市醫藥公司的子公司有關負責人接受本報采訪時坦言,這一切都源自消息的快速傳播和患者的謹慎度提高。
“雖然不能預估給相關產品銷售帶來多大影響,但產生一定程度作用是肯定的。”他表示,“疑罪從有”是當前國人面對食品、藥品安全問題時一大心態,只要有質疑傳出,銷售就可能遇冷。“消費者謹慎一點也無可厚非,畢竟都是吃下肚的。”他說。(記者涂端玉、周可 通訊員張良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