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一星“泰安門”涉嫌無照經營
今年4月剛開張,風格和預約都很私人 米其林稱評審標準不涉及餐廳運營

“泰安門”經理說,營業執照正在申請中,目前工商部門還沒有審批下來。/張玥 晨報記者 李曉明 徐妍斐 見習記者 吳正彬 實習生 張玥
備受期待的2017年米其林上海指南21日發布,在餐飲業及美食愛好者間引起廣泛討論。
記者昨日多方調查發現,本市一家上榜的米其林一星餐廳竟然涉嫌“無證經營”。這家致力于“為客人提供當季新鮮的美食佳肴”的高檔餐廳開張于今年4月,從餐廳風格到預約方式都相當私人。對此情況,米其林工作人員表示其評審標準全球統一,不涉及餐廳運營方面。
公示系統找不到“泰安門”
位于泰安路的“泰安門”剛被評為米其林一星餐廳。然而,記者昨日卻從餐飲業內得到爆料,這家餐廳涉嫌無證經營。隨后記者從工商、食藥監等多個部門進行查證,確實很難找到該餐廳的認證信息。
根據相關規定,一家餐廳正常營業的話不僅要取得工商部門的營業執照,更重要的是要拿到食藥監部門的食品經營許可證。
記者在上海市企業信息公示系統,分別根據“泰安門”的中英文及其經營地址進行查找,均未找到該企業的相關注冊信息。工商部門表示,企業的店名和注冊名按規定可以出現不一致的情況,要查到準確信息,需要提供企業在注冊時的企業名稱。但如果企業根本還沒有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話,那就無從查找。在上海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級查詢中,記者在“店招名稱”欄用中英文查詢“泰安門”,都沒有相關數據,以其泰安路的地址來查詢也無結果。
兩證由市場監管局發放
星級餐廳卻無證的情況,可能出現么?對此,米其林工作人員表示,米其林指南的五大評審標準全球一致,即“盤中的食材、準備食物的技藝水平和口味的融合、創新水平、是否物有所值、烹飪水準的一致性”,并不涉及餐廳的運營方面。在米其林指南公開的評選方法中也提到,米其林評審員以匿名方式造訪餐廳或酒店,只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下可能亮明身份,要求獲得更多餐廳信息,但那也是在付費以后。
業內人士說,目前開一家餐廳需要有工商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兩張證件,過去的餐飲許可證和流通許可證目前已經合并為一張食品經營許可證。兩證都由區市場監管局負責發放,一般不會存在兩證只得其一的情況。
一周營業5晚,只能網約
4月29日,一名甜點師在微博上推薦過“泰安門”餐廳,稱它“兩周前悄悄開幕,是德國大廚Stefan Stiller的全新作品。”根據介紹,這家餐廳完全開放式的廚房、20個吧臺座位、一個每月更換的套餐,做的是新鮮的季節料理。“這家完全隱藏起來的餐廳沒有公開地址,沒有電話,只有一個訂位網站。”
在百度上搜索“泰安門”并不能得到太多的相關搜索結果,但以其英文名稱“Taian Table”,則會跳出其全英文的官方網站,而該網站可以切換成中文版。網站介紹了其定位和就餐環境:泰安門餐廳坐落于原上海法租界的中心地帶,是一間提供精致美味大餐的私人晚宴會所。在這里就餐,您會感覺像在朋友家開私人派對一樣,大家一起圍坐在大廚料理臺旁暢所欲言。而且“泰安門”餐廳的廚房是完全開放式的,您還可以和主廚們互動聊天。料理臺可容納至多20名食客,餐廳內還另外設有兩個4人位用餐席位桌。
正如網友所說,泰安門不接受電話訂位,只能通過官方網站進行預訂,最多可以提前30天訂位。這也不是一家全天候開門的餐廳,只在每周二到周六的晚間開放,最早開始用餐時間為18時,最遲開始用餐時間為20時30分。
“泰安門”每月更換菜單,目前提供14道菜每位收費1288元、以及10道菜每位收費988元兩檔選擇,“精選上海最好的食材,以現代烹飪手法加以處理,為您獻上一道道美食,包括新鮮上等的海鮮產品,魚類,肉類,蔬菜和甜點。”
經理稱營業執照正在辦
“泰安門”顯示門牌號是泰安路113號,從交通大學地鐵站7號口出來,沿著華山路不遠,拐進一條梧桐小路就到了。馬路兩邊都是花園別墅類的老洋房,這里曾屬于法租界,“泰安門”隔壁的泰安路115弄就是上海保護單位之一,環境清幽雅致又有異國風情。
沿著泰安路門牌號一路往里走,和帶花園圍欄的小別墅相比,“泰安門”是比較好認的。店門前擺放了兩座迷你石獅子,不同于本地餐館敞開大門迎客,下午的“泰安門”大門是掩著的,按下門鈴才會有服務員出來接應。
在場的工作人員表示,需要預約才能接受采訪。對于無證經營的問題,服務生說:“在和工商局商討。”并表示經理和主廚均不在,不接受采訪。周邊居民反映,此前曾針對“泰安門”在居民區開餐廳有過投訴。
傍晚時分,餐廳經理在門口接待了記者。當記者問起“泰安門”餐廳是不是沒有營業執照時,該經理說,他們的營業執照正在申請中,目前工商部門還沒有審批下來。“不過我們餐飲許可證是有的。”那為什么營業執照還沒有批下來就開始營業了呢?難道不會涉及無證經營嗎?面對記者的質疑,該經理以“我們本來就是一個私人場所”為由向記者解釋,隨后便把記者“請”出了門,并告知會讓相關人士聯系記者。
“泰安門”始終未向記者出示相關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
【專家觀點】
米其林推進節奏太快了
米其林上海指南發布后,激起一片口水,評價標準和入選名單都引發質疑,現在又爆出星級餐廳涉嫌無證經營。對此,本土美食專家,攜程食美林業務CEO許育忠表示,米其林上海指南出現這種情況,可能與其推進節奏太快有關。
“這次米其林評選出的星級餐廳被很多人吐槽,可能很大原因是米其林采取的是西餐評價體系,嫁接到我們中餐體系上出現了水土不服。”許育忠指出,其中最為關鍵是美食“偵探”(評審員)隊伍的差異。“米其林有一支很資深很強大的偵探隊伍,但是他們基本上都是老外,吃慣了西餐,評價其他菜系就需要本土化。”許育忠表示,米其林在對上海餐廳進行暗訪時,也是采取的一個資深偵探帶一個本地偵探的模式,但很多本地偵探仍不夠資深。他還透露,一些上海本土較有名氣的美食家也曾應聘米其林偵探,但因為語言等原因,基本上沒能入選。
“我們感覺,米其林目前重點想發展亞洲市場,但在推進過程中步伐有點過快。”許育忠說,從今年起,米其林開始在亞洲市場發力,僅在今年內就陸續推出了日本、新加坡、上海三座城市的米其林指南,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往米其林在推歐洲一個城市指南時往往要醞釀一兩年的時間。“推進速度太快必然會導致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