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07年,吉利汽車、一汽集團、華晨汽車和奇瑞已開始征戰海外,長城汽車、力帆汽車、長安汽車等自主品牌也紛紛制定了海外市場發展規劃,媒體對此進行了題為“中國自主汽車企業再涌“海外淘金潮”的大幅專題報道,除了對“風水輪流轉”的興奮和自主品牌汽車的希冀以外,而“隱憂”“步履維艱”是用的最多的詞,而事實上,從那時起,似乎低端的煩惱始終伴隨自主品牌的海外擴張之路。
5年后的今天,部分民族車企的成功無疑讓這些質疑煙消云散,特別是在海外新興市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與歐美巨頭的差距正在日益縮小。經過一番短兵相接、腥風血雨的江湖闖蕩,長城、奇瑞和吉利在自主品牌汽車海外市場上最終名列三甲,月均銷售量都達到萬臺以上。而相對于奇瑞和長城的成功,吉利汽車的成功似乎更有借鑒意義。
據吉利汽車宣布,2012年1-6月份吉利汽車出口總量同比增長超過210%,遙遙領先行業平均增速。繼今年六月份海外出口銷量突破萬臺大關以后,吉利七月份再續輝煌,繼續以出口過萬臺的月銷量延續著強勁的勢頭,其中在烏克蘭尤為搶眼,2012年1-6月同比增長62%,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顯示,吉利汽車己成為今年出口增長勢頭最猛的企業。
更為可貴的是,吉利汽車在海外市場頻頻發力、穩健快速發展,源于其產品品質的提高、安全性的突出,以及相應的品牌營銷,這對我們自主品牌汽車做好海外市場有很好的啟示和借鑒。
自從收購沃爾沃后,吉利汽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海外市場快速提升,不僅助力吉利汽車海外銷量大幅提升而且促使其產品結構也有了質的改變,品質和技術含量更高的帝豪成為出口的主力車型之一,據了解,2012年6月份,帝豪EC7、EC8出口量達到4600輛,占據出口總量的比例超過1/3。
帝豪車型是一款從研發始就完全按照歐洲標準打造、各項技術性能、安全、環保都達到歐洲標準,是目前國內自主品牌最成功的B級車型,也是目前吉利汽車在海外市場銷的最好的車型,據資料顯示,僅今年6月份,帝豪車型出口就達到4600多輛,占出口總量1/3。吉利表示,未來3年吉利將有多款高品質、有競爭力的車型進入海外市場,新車型將全部實現全球同步上市。吉利這種在產品研發初始就按海外市場標準打造,并將海外市場與國內市場同步并行運作的戰略,使其在海外市場找到了真正突破口。
特別是,吉利的出口定位并非簡單的貿易,而是大力推進本土化。除了在烏克蘭以外,吉利在俄羅斯、埃及、印尼、斯里蘭卡等國家的KD組裝廠也在高速運轉,即便是在伊拉克,吉利工廠仍然井然有序的進行,更大規模的烏拉圭和白俄羅斯吉利制造工廠也已經開工建造。吉利在海外市場上正在積極有序向本地化生產邁進,這種全方位與市場的完全融合戰略,將為吉利汽車的海外市場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有利條件。
創新不易,堅守更難。我們期盼吉利的品質戰略、品牌營銷能夠堅定不移,更期盼更多的自主品牌汽車能夠和吉利并肩同行,創造自主品牌汽車海外市場新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