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集團副總裁、研究院院長趙福全辭去一切職務正式離職。這一消息迅速在業內引起震動和廣泛關注。2006年加盟吉利,趙福全一手再造吉利研發體系,被視為吉利實現戰略轉型的肱骨之臣。如今,吉利汽車發展順風順水,對接沃爾沃、實現國際化進展迅速,在技術、質量上也正在邁上新的臺階。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發體系負責人的突然出走難免讓人意外、令人不解。
4月27日下午,本報分別獨家專訪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以及剛剛離任的吉利研究院院長趙福全。
李書福:趙博士永遠是吉利大家庭中的一員
記者:目前外界對趙福全的離職有各種說法,比較集中的說法是,趙福全雖然幫助吉利集團梳理了技術產品研發體系,但是他并沒有開發出幾款市場認可的車型,甚至說暢銷的EC7系列車型和他沒關系,這是他離開吉利集團的根本原因?您怎么看這種說法?
李書福: 這種說法罔顧事實。吉利所有的車型都是研究院研發的,吉利只有一個研究院,都是在趙博士領導下工作,不存第二套班子。所以這種說法就是主觀臆斷和道聽途說,暢銷的EC718不是吉利研究院研發,那是誰研發的?帝豪得到歐洲四星安全標準,C-NCAP五星安全標準,不是吉利研究院研發的,是誰研發的?尤其是吉利GX7,達到了超五星安全標準,是全中國唯一的最安全SUV。這些業績都是有目共睹的,都是趙博士領導下的吉利研究院全體工程技術人員辛勤工作、努力拼搏的結果。
個別媒體把猜測當成事實去捏造一些花邊新聞來吸引眼球,這種方式不利于中國汽車的發展。這些流言不僅是對趙博士不負責任、不公平,對吉利也是不負責任、不公平。
記者:您怎么評價趙福全這幾年在吉利的工作?
李書福: 趙博士和吉利是有緣人。
加盟吉利之前,趙博士在汽車行業已經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技術專家。早在他在美國工作期間,中國汽車界就非常關注他。后來,華晨汽車將他請回到國內,在一次天津中汽研舉辦的研討會上,我認識了他,當時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性格豪爽,是一個非常優秀又平易近人的專家。后來,我和他就中國汽車工業如何發展、自主品牌技術研發水平如何提升等很多問題進行了探討,他非常認同我的一些觀點,我也非常贊同他的一些觀點,雙方對彼此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不久之后,我真誠地邀請趙博士加入吉利,但當時因他在華晨的擔當著重任,并沒有直接答應,給我的答復是等待華晨的合同結束找機會。一晃就是幾年過去了,后來有一次特別巧,當時我去香港出差,在進關排隊的時候,回過頭一看,發現趙博士竟然排在我的后面,我當時就開玩笑說,趙總,這次你該下定決心了,你看我們多有緣分啊,天意安排你要加入吉利,一起為自主品牌發展努力。從那以后,我們就如何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如何發展自主品牌,如何提高中國自主創新能力等問題,做了很深入的討論。后來,他加入了吉利。
趙博士為吉利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他來吉利之前,吉利在安全研發能力上停留在2星水平,但是現在,吉利汽車研究院已經能夠保證每開發一款車,都確保四星安全標準,爭取五星甚至超五星安全標準。吉利汽車的安全技術在中國同行中應該可以說是處于領先地位。趙博士來了以后,把吉利研究院安全技術的研發能力提升到了一個新臺階,為吉利安全技術研發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讓吉利技術研發實現了跨越式、突破性的飛躍,真正做到了“保四星,爭五星”的目標。
這七年,趙博士和他的團隊,夜以繼日,全身心地投入到吉利汽車的研發工作中,吉利汽車研究院也從臨海發展到了杭州。在研究院建設、設備采購、安裝、調適、運營,人員的招聘、培訓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這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也是吉利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里程碑。可以說,趙博士一系列的舉措,讓吉利的研發體系、研發競爭力發展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層次。EC718現在銷量節節攀升,在同類產品中遙遙領先,跟趙博士帶領的吉利汽車研究院全體技術研究人員日夜奮斗、頑強拼搏分不開。吉利的其他產品,包括熊貓、金剛、自由艦等所有車型都經過研究院重新調校與完善,使得產品的技術、工藝、質量等都實現了跨越式的進步,在標準化、通用化、零部件共享等各個方面都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吉利研究院從原來幾百人發展到現在好幾千人,吉利的銷量從原來的20萬輛發展到現在五六十萬輛,這些成績的取得,都有賴趙博士所帶領吉利研究院的拼搏、奉獻、奮斗和努力。
在趙博士的職業規劃中,他希望使自己的學術能夠產生更大的價值,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僅僅是為一個企業服務,而是在更高的層面和更大的范圍探索更前沿的科技和學術。這是他離開吉利重要的原因。我非常理解。既然他有這樣的夢想,那我們就要全力支持他實現夢想,支持他為中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
我們搞企業也是為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工業的發展,也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極探索。所以趙博士的這種雄才大略、雄心壯志,應該要支持,出于這樣的考慮,吉利董事會進行了研究,同意并支持趙博士的職業選擇。
我們馬上會有一個非常隆重的儀式來歡送趙博士,全體吉利高管都會參加,以感謝趙博士為吉利所做的貢獻,歡送趙博士進入新的工作崗位,希望他為整個中國民族汽車工業更好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為世界汽車前沿科技的研究探索出更可行的發展道路。
令我遺憾的是,個別媒體扭曲了事實,制造了不真實的輿論。
記者:有人說,趙福全的離職是您“在合適時機用合適的人”的策略體現,您同意這種說法嗎?
李書福:這個說法完全是不對的,吉利跟趙博士有合同,合同到期,他有自己的職業規劃、人生規劃,他有自由選擇自己新崗位的權利。而且,我要特別提出,吉利新的CEO和趙博士合作非常好,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的矛盾,不存在說現在的吉利不需要趙博士。事實上,今天的吉利更需要趙博士。因為吉利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更需要趙博士這樣的人才。但是趙博士有自己的職業規劃,我們非常理解,而且也沒有權力阻撓。我一直有一個觀點,企業要為不同人的成長提供更多的方便,這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一個重要體現。
記者:隨著趙福全的離開,吉利的研發體系是否會調整?
李書福:在提出要走之后,趙博士就一直跟我們一起討論吉利的研發如何能做到更好。現在已經定下,吉利的研發體系不會有重大的改變,更不會徹底地否定趙總所建立的研發體系,只是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一些完善與調整。不僅如此,包括現在研究院新的負責人人選,也是趙博士推薦的,所以他根本不是“閃電”離開吉利,而是討論了很長時間。
趙博士對吉利有著深厚的情感,對吉利研究院非常負責任。吉利人同樣對趙博士有著很深的情感。我本人與趙博士更是通過朝夕相處形成了非常深厚的工作友誼。我們會繼續不斷努力,為提升吉利汽車研究院的競爭力而大膽探索。不管趙博士走到哪里,他都是曾經為吉利汽車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專家,他都是吉利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
趙福全:吉利七載令我自豪 下一站清華
記者:趙總離開吉利的消息在外界引起了多種說法。有人說是業績使然,暢銷的EC7系列和您沒關系、您在任研究院期間主導的暢銷車型不多。作為研究院院長,您怎么回應這些質疑。
趙福全:這種說法不是事實。帝豪EC7項目是由寧波基地立項的,后來隨著吉利技術體系的整合,這個項目隨即劃轉到研究院來研發,包括工程設計、測試、驗證等各個環節都是在研究院完成的,后續圍繞著該車型的技術拓展及開發工作也都是由研究院主導完成的,包括在該平臺上開發插入式混合動力技術、匹配CVT變速器、實現C-NCAP五星和Euro NCAP四星以及滿足歐洲材料回收要求,等等。吉利汽車研究院自成立以來,一直都是吉利產品研發中心,可以說,吉利每一款車型都跟研究院有關、離不開研究院全體員工的貢獻。按照集團當時的管理模式,哪個基地的產品就由該基地總經理出任項目組組長,而由研究院負責具體實施,每款車型的開發工作都是集中在研究院完成的。
另外,我剛到吉利的時候,吉利只有遠景、金剛、自由艦等幾款產品,之后我們梳理出了5大平臺,在這些平臺上建立了面向未來的品牌和產品矩陣,并建立起相對應的全系列動力總成產品架構。現在大家所看到的帝豪、全球鷹、英倫的產品架構都是建立在研究院所規劃的平臺戰略上。
記者:離開吉利之際、您自己怎么評價過去7年來的工作?
趙福全:首先,我要感謝吉利和李書福董事長為我提供了這樣一個大平臺,讓我得以發揮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也證明了自主品牌只要扎扎實實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出成績的。同時,我也為7年來吉利技術體系所取的成績感到自豪。7年間,吉利的研發團隊從不到300人快速發展到2000人以上,從沒有承擔國家項目到承擔863等多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從僅有幾百項專利到現在擁有專利超過8000項;我們構建了與國際接軌、適合中國國情、具有吉利特色的全新技術體系,并因此獲得國家科技進步大獎,這也是國家科技進步獎首次授予一個研發體系而非具體產品或技術;我們在安全技術領域連續取得突破性進步,從最初自由艦C-NCAP碰撞成績只有兩星,到后來連續四款五星和歐洲NCAP的四星,可以說吉利在汽車被動安全技術方面已經做到了國內領先,我們也因此榮獲了汽車行業的最高獎項——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同時,7年間吉利產品銷量從20萬輛發展到50萬輛并在今年向60萬輛邁進,而正是吉利研究院開發的產品為這種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我們產品開發成功的佐證,任何人不能否認這個事實。
記者:您下一步職業規劃的方向是什么?作為技術專家,您長期以來都在企業一線工作,企業也最能發揮您的專長,為何會萌生去大學的想法?
趙福全:下一步我將前往清華大學。在眾多的邀約中最終選擇清華,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一個夢想——在更寬闊的空間和更高的層面繼續為中國汽車產業做出自己的貢獻。今后我不想再單單服務于某一個企業,而是想服務于全行業,甚至輻射到其它產業。
此次對于我的加盟,清華大學上至校領導、下至汽車專業的系領導及同仁都表現出極大的熱忱,全力為我提供了最大可能的工作條件。借助清華大學這個平臺,我將從全行業的角度和視角出發,研究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戰略、汽車技術戰略路線,以及如何解決中國進入汽車社會相關問題,為探索中國汽車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做出自己的貢獻。
記者:在吉利7年,您對自主品牌發展有哪些切實的感受?
趙福全:比起幾年前,自主品牌汽車毫無疑問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越是進步,也越會發現差距。對自主品牌來說,我認為必須要有清晰的戰略,而且要持之以恒,這非常關鍵。現在,我轉換了平臺,為的就是可以在更高的層面上分析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戰略,并為自主品牌的發展獻計獻策。
希望大家一定要對自主品牌有信心,自主品牌自己也要有決心,大家一起繼續努力。我相信自主品牌的未來一定會是“無限風光在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