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節那天奧迪另尋新歡的各種傳聞已經沸沸揚揚,然而傳聞畢竟只是傳聞,今天上汽集團發布了這樣一個通告:
盡管公告注明還存在不確定性,但基本宣告上汽大眾奧迪的商談基本上大局已定,只等最后拍板的一刻了。
世界上已經有了一個一汽大眾奧迪,為何還要一個上汽的。大家看一組數據吧:
10月,奧迪全球交付銷量為150,950輛,同比增幅為1.2%。奧迪10月在華銷量為47,032輛,上漲僅0.6%。
而10月,奔馳全球交付達173096輛,同比增幅達11.5%。就算此前不怎么給力的中國市場,奔馳品牌10月在中國市場實現銷售42224輛,同比增速27.6%。
再看寶馬,沒有單獨10月的數據,從1-10月的累積數據來看,寶馬的國內的增幅也高達10.2%。
所以這樣看來,上汽大眾奧迪成立也就不足為怪了。
回看下公告原文:2016年11月11日,公司與大眾汽車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德國大眾”),在德國狼堡簽署《在中國制造和銷售奧迪品牌產品,銷售奧迪品牌進口汽車,并提供相關移動服務的合作框架協議》諒解備忘錄,將就在雙方的合資企業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公司和德國大眾各持有該公司50%的股權)引進奧迪品牌產品進行制造、銷售,并向中國消費者提供新能源汽車、智能互聯移動出行服務的可能性進行探討,從而進一步深化公司與德國大眾的合作。
據第一財經分析:鑒于此前政府強調“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因此,此前業內推測,奧迪與上汽大眾將繞開政策審批的問題,效仿上汽大眾斯柯達模式建立合資銷售公司。另外,有消息稱,合資公司的車型將在明年上海車展面世,不排除首款車型會是新能源車的情況。不過,在上汽集團的公告中,并未涉及到上述消息,具體情況有待進一步關注。
而中國經濟網第一時間分別聯系了上汽集團、大眾中國、一汽大眾奧迪等相關方,以及部分經銷商提供的線索。整體來看,奧迪參照斯柯達與上汽大眾的合作模式,繞開了政策限制,國產車型有望于明年上海車展期間亮相。
一汽集團作何表態?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的信息:一汽大眾對此事“有所耳聞”,但確實沒想到“進展這么快”,目前一汽大眾奧迪的相關人士在接受中國經濟網采訪時都表示“靜默”。
來自一位奧迪經銷商的消息多少可以佐證:今年初就曾有上汽大眾奧迪項目“啟動”的傳聞,但因為涉及太多“相關方”,以及奧迪在國內的發展“慣性”,很少有人愿意相信這一傳聞。
中國經濟網從上汽集團內部了解到:在上汽大眾奧迪合作項目上,上汽集團一直“很積極”,并希望借此尋求產品高端化的發展之路,“一汽大眾,以及一汽集團,對上汽大眾奧迪合作項目的信息,甚至都不了解”。
奧迪,以及大眾集團,是否“繞開”,或者“屏蔽”與一汽集團的交流,而強勢拓展與上汽的合作?對于這個猜測,仍是一個謎團。
固有渠道利益如何保障?
大眾中國方面在接受中國經濟網采訪時表示:對于奧迪與上汽大眾的合作,詳細信息將于下周一(11月14日)公布,因為是奧迪品牌的合作內容,大眾中國方面目前尚不能給出具體信息和評論。
一旦奧迪與上汽大眾合作,最受關注的恐怕是“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利益何以保障”的話題。就在兩天前(11月10日),“2016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在珠海召開,奧迪經銷商聯合會向奧迪(中國)發出公開信,并公開指責“庫存壓力大,經營壓力大”的困境。
公開信提出:“目前,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平穩發展的新常態,豪華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寶馬、奔馳、捷豹、路虎等品牌增長迅猛,而奧迪品牌增長乏力”。甚至直接指出“由于奧迪在中國的銷售目標未根據市場變化進行調整,導致一些經銷商的庫存周期長達2個月之久,企業正常經營面臨很大壓力。”
目前據推測,上汽大眾奧迪的國產車型,可能是A5、Q2、A7等產品,都不上“走量”的產品,這又將如何支撐起新的銷售渠道?或者繼續參照“一車兩用”,即目前量產車在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共同國產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