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聯手治霾又添創新務實舉措。記者從正在金華召開的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16次市長聯席會議上獲悉,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市場1/3比重的長三角三省一市,聯合發起設立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發展推進聯盟,致力于破解充電基礎設施充電兼容、交易支付互聯互通等問題。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正站在“風口”,去年召開的長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座談會也決定,著力推進長三角地區交通設施低碳發展。從實際情況看,新能源汽車市場資金涌動,大手筆頻頻。截至去年年底,長三角已建成充電樁數量超過3.7萬個,占全國比例超過70%。而且,充電樁設施還將繼續呈現暴增之勢。僅以上海為例,根據《上海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6—2020年)》,2020年上海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將在現有2.17萬個基礎上至少增加21.2萬個。其它城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力也迅猛,目前杭州90%以上公交車為新能源汽車,今年年底杭州剩余公交車也將全部更新為新能源汽車。
但在迅猛發展的同時,問題也突出。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調研報告,目前長三角現有充電樁標準差異大,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對于統一的支付方式缺乏共識,對互聯互通公共平臺參與運營也存在顧慮。另外,整車企業對于數據開放有所顧慮,諸多問題直接導致車主找樁難、充電難、支付難,抑制了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的積極性。
上海新能源汽車推進辦公室主任劉建華告訴記者,年初,國家出臺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5項國家標準,但這些標準是推薦性標準,目前行業內對于標準尚有不同理解,這導致所呈現的產品在互通兼容上存在差異。因此,在占全國新能源汽車市場1/3比重的長三角三省一市率先達成標準統一共識尤顯必要。聯盟倡議:長三角新能源聯盟城市之間,要開放公平的使用環境,鼓勵公平競爭;統一充電樁標準;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模式,一起推動長三角微公交和分時租賃業務的發展;建立長效機制,成立長三角新能源推進聯盟等。據上海市合作交流辦公室主任、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秘書長姚海介紹,聯盟將聯合長三角30個城市,借力“互聯網+”,一起推動分時租賃、微公交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