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上半年月度數據的持續攀升,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開始呈現小幅下滑趨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7月新能源汽車產量下滑至5.5萬輛,較之6月6.6萬輛出現1.1萬輛的減產。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達61.8%;累計方面,1-7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達32.3萬輛,同比增長達94.6%。(更多數據參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數據統計)
(注:規模以上工業的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調查方法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生產報表按月進行全面調查)
傳統燃油車方面,7月汽車總產量達197.8萬輛,較之6月產量減少近14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達8.1%;其中轎車產量89.4萬輛,多用途乘用車58.9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26.6%和36.3%。累計方面,1-7月汽車產量達1507.8萬輛,同比增長8.1%;其中轎車繼續保持同比小幅下滑,同比降幅達2.4%,產量累計650.2萬輛,SUV車型產量累計達442.7萬輛,同比增長37.7%。
發電量方面,2016年1-7月累計生產電量達33121億瓦時,細分五種來源:火力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太陽能發電看,其中火力發電占比高達74%,發電量為24487億瓦時;水力發電量也達6049億瓦時,占比18%;其次是核能、風力、太陽能發電量分別為1163億瓦時、1210億瓦時、211億瓦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1-7月火力發電量有1.9%的同比降幅,而核能發電量和太陽能發電量呈現25%左右的同比增速。
用電量方面,1-7月份,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6%,較上半年加快1.1個百分點。用電需求上升有極端高溫天氣的影響,也顯示出電力自身及汽車、電子、醫藥、化纖等行業生產較為活躍,對工業生產的支撐作用明顯。
在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增速較6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極端高溫天氣和洪澇災害對工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短期影響。細分41個大類行業中,有34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22.9%,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3.2%,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8.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2.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9%。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5.0%,紡織業增長5.0%,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8.8%,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6.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7%,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5.6%,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3.6%,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5.6%。
其中,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司長趙云城在對7月工業經濟狀況解讀文章中指出,新建企業對工業生產發揮積極拉動作用。近一年來,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新建企業有8969家,占到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2.4%,拉動工業增加值增速上升1.1個百分點。在高端細分行業增加值仍然保持較高增速。1-7月份,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同比增長61.5%,電車制造增長39%,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增長24.2%,核輻射加工增長18.8%,通信設備制造增長18.5%,核燃料加工增長16.1%,電池制造增長16%。符合消費升級方向的新興產品產銷兩旺。1-7月份,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增長36.7 %,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增長26.4%,工業機器人增長27.2%,手機增長23.8%,光纖增長31.3%,光電子器件增長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