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報道,日產對汽車進行不當質檢的行為至少自1979年以來就已經開始。也就是說,日產不當質檢違規行為至少進行了28年之久。
該知情人士稱,這一新的發現是由日產汽車委托的外部調查小組所做的報告的一部分,日產的制造部門可能會承擔相應責任。該報告將定于11月8日公布的公司業績公告前提交給日本交通部。
上周,日產汽車宣布由于車輛質量檢查失誤而產生的影響進一步惡化,針對本土六家整車廠開始暫停生產,為期兩周。日產的一些工廠將最后的車輛檢查項目從最后的車輛檢查線路轉移到其他線路,這造成沒有注冊成為最終車輛檢查員的員工進行了最后的車輛質量檢。
在媒體見面會上,日產汽車首席執行官西川廣人(Hiroto Saikawa)就質檢造假事件向公眾致歉,并表示會通過增加質檢人員數量的方式來根除這一問題。
9月,日本政府發現,日產日本工廠未經認證的質檢人員對汽車質量進行了認證。日產也因此決定召回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日本生產及銷售的116萬輛汽車,以做質量復檢。此次事件將導致日產損失高達250億日元(2.22億美元)。
目前,日產汽車的不當質檢丑聞正在擴大。周五,斯巴魯表示,其在群馬縣的兩家工廠違反國家規定,讓沒有獲得本廠認定資質的員工從事出貨前成品車的檢查,并且“無資格檢查”現象始于30多年前,正規檢查員將印章借予無資格人員在檢查記錄文件上蓋章的造假早已成常態。這嚴重違反了日本交通部的法律法規。
斯巴魯首席執行官Yasuyuki Yoshinaga表示,這一問題是在上個月晚些時候日產汽車被曝不當檢查后,日本交通部要求其也進行內部檢查后發現的。
斯巴魯公司正考慮召回25.5萬輛汽車,包括在群馬縣工廠生產、在日本本國銷售的Legacy、Forester和Impreza車型。這次召回造成的損失會達到50億日圓(約合人民幣29.2億元)。
斯巴魯不當檢查讓“日本制造”的神話在神戶制鋼和日產汽車丑聞之后,進一步崩塌。
日產汽車發言人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日產已委托第三方徹查此事,并建議采取措施防止再次發生。調查的細節將在適當的時候公布。”這位發言人拒絕透露具體的發布時間。
日產公司還聲明表示,從日本出口的車型沒有被召回,因為質證符合日本商務部的具體要求,這些車輛不存在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