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田問題氣囊事故持續發酵,引發全球范圍內19家車企大規模召回旗下汽車5000萬輛,高田也在2017年6月申請了破產保護。
近日路透社報道稱,三位舉報者向有關部門舉報高田氣囊存在致命風險,并在高田氣囊案件中提供了大量的幫助和信息,將獲得170萬美元(約1065萬元)現金獎勵。
■三位舉報人獲得巨額獎勵
《美國汽車安全告密者法案》規定,向政府揭發企業問題產品的人員,在確認事實后能夠獲得獎勵。3月26日,高田在破產法庭審理的過程中,同意從其破產程序期間創建的儲備基金中支付三位舉報人的獎勵金。
據報道,實名舉報人Mark Lillie和另一名匿名人都曾是高田的員工。Mark Lillie的律師表示,Mark Lillie在2001年就辭去了高田高級工程師的工作。在他向政府提供的證據中顯示,高田早在1999年就知道其安全氣囊存在安全隱患,并可能致命。這些證據包含郵件與當時的設計圖。 美國法律允許舉報人匿名舉報。另一名舉報人擔心舉報后被報復,所以采取了匿名舉報。該舉報人協助證明了高田存在“偽造數據、改寫測試程序,隱瞞安全氣囊容易失效”的問題。
在法庭文件中未被確認的第三名舉報人由另一家律師事務所代表,其相關信息沒有過多透露。
美國有意重獎“高田門”舉報人
早在2015年,美國國會通過相關舉報法規。
有關法律規定,凡是汽車公司內部職員舉報公司嚴重違反聯邦汽車安全法,政府將根據舉報者提供的信息,給予其公司繳納罰款金額(超出100萬美元部分)10%-30%的現金獎勵。
盡管目前舉報法規相關管理機制并未完善,但政府仍然決定獎勵三位高田氣囊的舉報人,為汽車安全做出的貢獻。
“這與中國群眾舉報制度相似”
“這與中國群眾舉報制度非常相似。其實,有獎舉報制度是全球范圍內普遍使用的一些方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商用車商會秘書長鐘渭平指出,由于政府在行政管理時,“觸角”不能深入到每個違法犯罪的現場,所以他們也需要依賴社會各方面力量來收集線索,從中找到違法犯罪行為的證據。 在現實社會中,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監督舉報存在一定風險。如果沒有一定的保障,或者鼓勵的話,民眾很可能就會“睜只眼,閉只眼”,或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面對高田違法的行為,舉報人進行舉報的行為值得贊揚。這種堅守職業道德的行為值得我國汽車行業學習。”東南汽車研發中心經理宋名洋表示,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遵守法律法規,堅持職業道德非常重要,對整個汽車行業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誠然,正如高田舉報人可依法獲得巨額獎勵一樣,類似獎勵舉報者的政策法規也可以促進員工等舉報生產企業的不法行為,對保障社會大眾的權益起到積極正面的作用。同時,相關法律也可以對企業起到震懾作用。
“在員工的監督之下,守法經營,整個汽車行業也就良性競爭了。”宋名洋指出,國內汽車工業起步較晚,一些制度還有待完善。對于生產企業來說,要始終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問題,承擔起社會責任。“國內的舉報獎勵制度正在完善,基于保護證人可能并沒有大肆宣傳。”他如是說。 采訪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政府利用高額獎金的方式可以極大推動人們對違法犯罪現象的監督和舉報,有利于相關部門在打擊違法犯罪行為過程中找到更多線索和有價值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