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火晶”柿子樹同行 駕斯柯達探路驪山回望千秋風云
2023-10-16 16312次
2023年10月的第二周,深秋將至的時候,“遇見長安,斯柯達西游季”開始了。我們的斯柯達車隊從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出發(fā),駛向古老的驪山。
這是一次文化之約,東方曾經的帝王故事,與來自中歐的汽車品牌傳奇,跨越了彼此的距離與年代,相會在歲月的深處,點亮致敬的光芒。
一、車窗外的路牌,將歷史之門沿途打開
我們行進的車隊里,首車是一輛全新明銳PRO,后面是一隊柯迪亞克。搭載了斯柯達智慧車聯(lián)系統(tǒng)的車型,讓人能夠從容應對全地形路況,輕松愉悅地駕駛和觀光。
汽車經過了高速路和鄉(xiāng)村道路,沿途的路牌指示著方向,那上面寫著許多老地名,已流傳了千百年,還有不少新地名。這些看似渺小的方塊字,承載著滄海桑田巨變的力量,它們如同一長串引領人們訪古的密鑰,將歷史之門沿途打開。
從機場專用高速路開始,直到開上驪山的盤山路,我們置身在柯迪亞克的數字座艙里,隔著車窗默念沿途路牌上的地名:有三原、銅川、閻良,有韓城、寶雞、涇陽,有臨潼、渭南、藍田,有商洛、山陽、灞橋,有乾縣、王益、咸陽,有國家航空產業(yè)基地、火箭軍工程大學、西安工程大學,還有浐灞生態(tài)區(qū)、灞渭大道、西安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等等。
古今地名銜接,化作千年史冊,激發(fā)無限聯(lián)想。
有的古地名,或來自古代的郡縣時期,或與王侯的封地有關,或緣自地形地貌,還有的是來自戰(zhàn)爭,等等。其中有的地名早被寫進成語,如涇渭分明;有的地名則成為文學大作的標題,如三原所包含的白鹿原。涇陽的得名,因為它地處涇水北岸;漢中的得名,則因為它位于漢江中游。在長篇小說《李自成》里,所記載的許多地名,從周秦漢唐時期開始,越過明清王朝,一直傳承到今天。
二、驪山山頂的黃土窯洞與斯柯達“羽箭”同框
下午,我們的斯柯達車隊開上了驪山山頂,這里是壯闊秦嶺的支脈,霧靄里放眼望去,茂密的山林綿延。
我們所駕駛的斯柯達柯迪亞克車型,全系標配了2.0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還有7速雙離合變速箱以及全時四驅系統(tǒng),讓我們在欣賞秦巴風景的同時,還能夠安全平穩(wěn)地駛過彎曲的盤山小道。車上有幾個核心功能,如智能語音、智慧導航、智享娛樂、智趣出行和智聯(lián)空車,這讓駕乘者都感到前衛(wèi)與時尚。
山頂上有一處“丹青驪山窯洞”,當我們的車隊到達時,斯柯達車上的羽箭標識,與一排窯洞和黃土高坡,同框在一起。這樣一幅合影,其實意味深長。
斯柯達的羽箭標識,到今年已經正式啟用整100年,它代表了堅韌不拔、追求優(yōu)質產品的企業(yè)精神。而驪山山頂的那一排窯洞,作為一種象征物,則展現了黃土高原上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
不同的文化之間,在驪山山頂彼此問道。斯柯達的羽箭標識閃爍著光澤,向古時先人與文明致意,向信仰窯洞精神的革命者致意。
三、相距7500公里,兩座博物館隔空握手
驪山景區(qū)是一座巨大的歷史博物館,正如先人們所寫的那樣,“驪山云樹郁蒼蒼,歷盡周秦與漢唐”。同樣,在捷克的姆拉達博萊斯拉夫,也有一座斯柯達汽車博物館,兩者之間相距約7500公里。
這時,斯柯達柯迪亞克和全新明銳PRO這兩款車來到秦唐故地,停泊在驪山下唐代風格的大殿屋檐下,這一場景在我們眼里,仿佛汽車正在扮演企業(yè)使者的角色,連接起兩座博物館隔空握手。
在斯柯達汽車博物館里,展品從最初的自行車,到各型號各年代的汽車,彰顯了企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的實力,以及所代表的國家精神。一件件展品如同歷史的后視鏡,反映出企業(yè)各個時期發(fā)展的軌跡,包括戰(zhàn)亂年代。
在驪山景區(qū)博物館,諸多景點包括華清池、烽火臺、兵諫亭等等,從古代到近現代,它們作為歷史的活化石,仿佛在無言的評述著帝王功過,寄托人們對和平盛世的希望。
四、“火晶”柿子傳遞美好寓意
斯柯達車隊出行的路上,沿途有許多果實累累的柿子樹林,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火晶”柿子,這是陜西西安臨潼的特產,屬于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按照民俗的說法,柿子樹是吉祥樹,寓意美好,有著“事事如意”、歲歲平安、紅紅火火等意思。
柯迪亞克和全新明銳PRO駛過的道路,全程位于“火晶”柿子的主場范圍內,走進豐收的季節(jié),透過柯迪亞克的全景大天窗眺望,樹枝上到處都是橙黃色的柿子。
美好的寓意,屬于斯柯達品牌,屬于我們車隊每一個人。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