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界有兩位造車狂人,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和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二人所引領的吉利與比亞迪的成長像這兩位傳奇本身一樣富有故事性。在傳統汽車領域,吉利的成績相對比亞迪而言更亮眼,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則穩坐全球銷量冠軍。
而吉利顯然對冠軍寶座的追求從未止步:去年年底宣布進軍新能源領域,發布“藍色吉利行動”,3月收購東風南充,10月發布新能源商用車品牌“遠程汽車”,前三季度在中國純電動乘用車排行榜中位居第三。在新能源市場,誰將扛起民營自主企業的大旗,比亞迪PK吉利,誰更勝一籌?今天我們就從戰略、產品、技術等方面扒一扒吉利與比亞迪的那些事兒。
戰略布局:比亞迪駛入“542”時代,吉利開啟“藍色吉利行動”
時光回到2014年,為了明確比亞迪的發展道路,助力中國汽車工業真正實現“彎道超車”,比亞迪從性能、安全、油耗三方面重新定義了汽車標準,即比亞迪的542戰略:5代表百公里加速5秒以內,4代表全時電四驅,2代表百公里油耗2升以內。目前已經上市的唐,還有宋與元雙模版均是542戰略下的全新產品。
而為了加快從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型,吉利汽車在去年的11月18日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藍色吉利行動”,正式宣布進軍新能源,并將目標鎖定新能源汽車的引領者。尤其是吉利宣稱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吉利整體銷量90%以上,這一目標足見吉利的野心。
乘用車:純電動難分伯仲,插電式銷量對比懸殊
電動車從一開始就被寄予中國汽車行業“彎道超車”的厚望,國家也從政策和財政等方面給予了全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在政策紅利的驅動下,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呈現爆發式增長,并且形成了和傳統汽車不同的格局,尤其是比亞迪,儼然是新能源領域的領頭軍,從2014年開始就一直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比亞迪領跑新能源市場,這主要得益于以電池起家的比亞迪技術路線更為齊全,零部件的配套能力強。在1-9月的純電動乘用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兩個細分市場,比亞迪分別以總銷量30178輛和45179輛問鼎冠軍寶座。
在純電動乘用車領域,吉利以不足比亞迪兩千輛的微小差距位列第三。吉利的產品布局覆蓋高中低端市場,在三四線和農村市場主推康迪、新大洋等小型化電動車,而中端產品帝豪EV在推出后就以前三季度總銷量7359輛獲得市場認可,高端產品則主打沃爾沃品牌。
比亞迪的產品布局同樣明確清晰,力在對市場全覆蓋。在公共領域,比亞迪主推純電動:面對私人市場,比亞迪則以插電式混合動力為主。1-9月比亞迪插電混合動力以總銷量45179輛的絕對優勢衛冕冠軍。在插電混合動力方面,吉利集團旗下的豪華汽車品牌沃爾沃推出了多款插電式混動車型,三季度總銷量為991輛。
商用車:比亞迪市場成熟,吉利“遠程汽車”初起步
在新能源商用車市場,比亞迪目前的戰略是堅持插電式混動與純電并行,待整個新能源行業生態系統得以完善,比亞迪會過渡到純電路線。與此相反,吉利表示現在的純電動商用車是吉利新能源商用車的第一步,是將來增程式商用車的過渡產品。
從細分市場看,在新能源客車市場,比亞迪主推純電動客車,主要面對公共領域,尤其是城市公交。比亞迪負責人向第一電動記者透露,比亞迪目前實銷加訂單已突破10000輛,年底訂單目標為15000輛。此外比亞迪的純電動客車主要是8米以上的客車,10米以上占比92%。而在新能源專用車領域,比亞迪的純電動環衛車、灑水車等也均已投放市場。
相比比亞迪在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日漸成熟,吉利則是剛剛邁出第一步。在10月26日吉利商用車品牌“遠程汽車”的發布會上,吉利發布了遠程純電動輕卡E200和遠程純電動客車E12。而吉利稱,這只是吉利商用車的第一步。
的確,從吉利的動作來看,這個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后來者的野心遠不止于此。在2016年10月20日,吉利發布全新品牌LYNK&CO的這一天,吉利商用車副總經理林嘯虎接受媒體采訪,稱吉利已經做好新能源乘商并舉的格局,為了掌握核心技術,吉利剛收購的錢江鋰電科技有限公司將致力于自主研發動力電池技術,此外吉利未來將基于TX5技術平臺發展增程式。
尤其是增程式技術,吉利稱這項獨家技術是應對2020年補貼退出之后的王牌;并且南充的LBG、CNG和甲醇等清潔能源的固有優勢也將保留,成為吉利在新能源領域的兩個方向。無論是10月26日發布的產品還是儲備的技術路線,吉利將戰場鎖定在國家補貼退出之后的市場。
2016年是“十三五”階段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開局年,也是王傳福和李書福在傳統汽車之外的新能源戰場的新起點。前者誓言在2025年做到世界第一,后者則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誰將再創傳奇,誰將是新能源市場的另一匹黑馬?相信大家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