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奧迪中國經銷商代表們提出的最后通牒期限越來越近,因為奧迪“牽手”上汽大眾而引發的經銷商逼宮事件也逐漸進入到高潮期。就在流通協會首度表態奧迪“出軌門”,稱“密切關注”經銷商群體訴求之后,位于佛山的談判現場再度被媒體曝出最新細節。
有一位接近經銷商集團的消息人士透露,部分奧迪經銷商集團已經通知4S店,盤點庫存,“做好不提車的準備”。顯然,同奧迪的談判進展并不能讓經銷商滿意,背水一戰的經銷商表達出了“魚死網破”的決心,而“停止訂貨”這樣兩敗俱傷的做法也充分表達出了經銷商的憤怒和焦慮。
這場于11月21日在佛山召開的閉門談判,因為涉及中國豪華汽車陣營“霸主”——奧迪未來在華命運,備受外界關注。德國奧迪董事馮德睿博士、奧迪中國總經理魏永新及一汽奧迪銷售事業部總經理任思明等奧迪高管紛紛出席,面對著多年力挺奧迪發展、風雨同舟的奧迪中國經銷商代表,如何解釋“劈腿”上汽事件?又如何平復奧迪經銷商的怒火?使得這場神秘的佛山會談成為了中國汽車圈的“年度頭條”。
雖然迄今為止雙方均為發表正式的官方聲明,但從會場內外釋放出來的信息足以表明,會場上的氣氛劍拔弩張,爭鋒相對。
11月23日,汽車經銷商代表組織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其公眾號上公開發布了對于奧迪與上汽合作一事的看法。“高度關注奧迪與上汽合作可能對奧迪經銷商帶來的不利影響,并鄭重呼吁奧迪應與經銷商展開富有成效的對話,通過對話解決雙方的分歧,達成共贏。”是首度發聲的流通協會對于這件事的態度措辭,“高度關注”“不利影響”已經將這次合作定調為“損害經銷商利益”的重大事件。
而當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在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進一步對奧迪施壓,“考慮到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平穩增長的新常態,以及豪華車市場激烈的競爭,奧迪應該重新評估對于中國豪華車市場的預期和奧迪品牌合理的市場份額,并在此基礎上,下調中國市場的銷售目標。”
▲網傳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聯會至奧迪協議函
經銷商的訴求與外界的表態讓奧迪壓力“陡增”,根據11月25日的媒體報道,稱據一汽奧迪某經銷商透露,“佛山談判”后,奧迪開始逐個約談經銷商。“以目前奧迪的態度和財力,巨額賠償肯定不在約談范圍內,承諾放棄與上汽的合資也不可能,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用一汽奧迪經銷商可以銷售上汽奧迪車作為補償。”
其實,奧迪的這招“逐個擊破”早有經銷商預料到,雖然這次代表奧迪經銷商的談判小組包括多家大型奧迪經銷商集團,其銷量占據了全國銷量的半壁江山,但分別隸屬于不同經銷商集團也是事實,能否始終保持一致對外的態度考驗著背后經銷商的考量。正如之前一位奧迪的經銷商對汽車頭條APP表示的那樣,“很多的奧迪經銷商同上汽有合作,所以里面的利益“水很深”。”
那么,奧迪實施的這招“逐個擊破”是否能擊中經銷商的痛點?情況依舊并不明朗。“處于下游的經銷商力量很薄弱,雖然奧迪的經銷商集團比其他品牌多少有些不一樣,但面對品牌依舊只能選擇抱團取暖。”一位業內人士曾經表示。而盤點庫存、做好不提車的準備已經顯露出了經銷商集團對奧迪的瓦解戰術不為所動,繼續團結一致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