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在DSG風波和排放門等問題之后又攤上事了。據國家質檢總局網站消息,日前,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和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7年12月25日起召回1818340輛車輛,此次召回的車型全是“帕薩特”,整個汽車行業“單一”車型召回超過100萬輛的僅有這一次。
數量刷新召回紀錄
質 檢 總 局 介紹,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的燃油泵控制單元在特定負荷情況下會導致非負載電流升高,引起過熱,同時因受到安裝位置引起的機械壓力的影響,造成控制單元內部的電子器件可能失效,導致發動機熄火,存在安全隱患。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和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將免費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更換改進后的燃油泵控制單元,以消除安全隱患。
上汽大眾汽車方面,2011年1月5日至2015年9月21日期間生產的部分2011-2015年款新帕薩特轎車,共計810257輛。一汽-大眾汽車方面,2007年1月31日至2014年11月17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國產2007- 2014年款邁騰汽車,共859869輛;2009年8月7日至2014年11月17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國產2009-2014年款大眾CC汽車,共125820輛。
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方面,2010年5月29日至2015年1月7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10- 2015年款邁騰旅行轎車,共計18315輛;2012年7月10日至2014年12月30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13- 2015款邁騰全路況車,共計3280輛;2009年6月23日至2009年10月29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10款大眾CC汽車,共計799輛。
大眾其實是國內最早實施雙車戰略的品牌,國內在售的一汽大眾邁騰是歐版帕薩特,上汽大眾帕薩特則是美版帕薩特,而CC則是帕薩特的運動版。換言之,此次召回的車型全是“帕薩特”。而且此次召回的數量接近182萬輛,整個汽車行業超過100萬輛的召回僅有這一次。
責任不在兩家合資公司
據記者了解,本次召回活動是在國家質檢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的。從召回清單中不難發現,最早生產的車型是2007年,至今已使用剛好10年。這么多車輛10年間都沒有發生過問題?是廠家熟視無睹呢?還是沒有發現問題的能力?一位姓陽的帕薩特車主向記者表示,“廠家有無能力發現問題是一回事,發現了問題之后愿不愿意召回又是另一回事,這是體現出廠商的責任和態度”。有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的車主維權事件,例如斷軸和變速箱等問題,被投訴的對象基本集中于歐美系。日系車召回數字確實驚人,但很多情況下是主動召回的。
對于此次召回,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與大眾在華兩家合資公司無關,責任在于大眾(中國),因為兩家在華的合資公司出現同樣的問題,應該是由作為統籌者的大眾(中國)牽頭處理。畢竟,大眾(中國)還有統籌和協調兩家合資公司的產品投放和營銷戰略的職能,以統一大眾品牌一致的對外形象。
另外,就召回的車型來看,一汽大眾在售的全新邁騰并不涉及其中。脫胎于大眾最新MQB平臺的全新邁騰是歐洲大眾代號為B8的PASSAT(第八代車型),于2016年7月上市,而國內在售的上汽大眾帕薩特還是上一代車型B7。在業界,一汽大眾的邁騰一直被譽為原汁原味的大眾帕薩特,而上汽大眾的帕薩特則是閹割版的中國特供車型。
從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公布的信息來看,帕薩特今年內已經不止一次召回了。上汽大眾于2017年6月9日起召回2016年8月25日至2016年11月4日生產的部分全新帕薩特,數量為146輛。召回范圍內的部分車輛,因變速箱內機電單元可能出現電子故障,導致車輛動力輸出中斷,存在安全隱患。此次的召回表明,如果問題只出現在一家合資公司,那該公司可以自主申請召回。
負面影響幾何?
2013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大眾汽車DSG變速器存在安全隱患。但2013年,大眾在中國的銷量突破300萬輛,較2012年增長16.4%;大眾在華的銷量貢獻度突破了三成,達31.2 %,較2012年提升3.3個百分點。大眾經歷過各種風風雨雨,此次帕薩特的召回,在業內人士看來,“并不礙于消費者對大眾品牌的喜愛繼而選擇成為其車主”。
另外,終端消費接受信息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記者采訪消費者發現,投訴和質量問題并不是他們選購汽車產品時的主要關注點。根據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提供的“2016年中國汽車消費者調查分析報告”,最關注的因素中“品牌”居首。其次,“性能”和“外觀”等成為重要的考量因素,而“質量可靠”則排到后面。
華 南 一 位 資 深汽車記者表示,消費者總是詬病日系法系把老舊的技術或淘汰的產品引入國內,而大眾則向來堅持技術同步,有了新技術就急不可待地推出市場。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新技術沒有得到市場驗證,難保質量;質量穩定,又被嫌棄技術落后。
但是,有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大眾近年來一直在老舊的平臺上拉皮出新的車型專供中國市場,這些在歐洲早被淘汰了的技術平臺,可謂相當成熟,但不見得產品質量就有保障。
鏈接
被高田氣囊連累
大眾召回486萬輛車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公告稱,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日前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8年3月12日起,分批陸續召回以下部分汽車,共計4860029輛。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的駕駛席或副駕駛席正面安全氣囊裝配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干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在安全氣囊展開時,氣體發生器可能發生異常破損,導致碎片飛出,傷及車內 人 員 ,存在安全隱患。據統計,高田氣囊氣體發生器破裂問題在中國共涉及37家汽車生產者,涉及車輛2000余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