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我國共實施缺陷汽車產品召回109次,涉及車輛486萬輛。其中,受市場監管總局缺陷調查影響,相關汽車產品生產者共實施召回29次,涉及數量131萬輛,占汽車召回總數量的27%,低于往年平均水平,生產者履行缺陷產品召回法定義務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有所提升。自2004年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制度實施至今,我國已累計實施汽車召回1657次,涉及車輛6160萬輛。
從汽車召回涉及問題所在總成來看,2018年上半年召回數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為:氣囊和安全帶問題召回,共計36次,涉及車輛135萬輛;制動系統問題召回,共計7次,涉及車輛134萬輛;發動機問題召回,共計19次,涉及車輛120萬輛。
缺陷消費品召回次數和數量實現雙增長。2018年上半年,我國共實施缺陷消費品召回活動352次,同比增長40%,涉及缺陷消費品數量3625萬件,同比增長11倍,超過去年召回總數的34.1%。其中,受市場監管部門缺陷調查影響,相關消費品生產者共實施召回304次,涉及產品3065萬件,占消費品召回總數量的85%,相當部分的召回活動仍是在總局的督促和推動下進行的。自2016年缺陷消費品召回制度實施至今,我國已累計實施消費品召回1080次,涵蓋10類產品,涉及產品數量已超過6946萬件。
從消費品召回涉及產品類別來看,2018年上半年召回數量排名依次為:食品相關產品召回,共計53次,涉及產品2351萬件;其他交通運輸設備產品召回,共計31次,涉及產品403萬件;電子電器產品召回,共計73次,涉及產品368萬件;家用日用品召回,共計13次,涉及產品309萬件;文教體育用品召回,共計20次,涉及產品101萬件;兒童用品召回,共計123次,涉及產品84萬件;其他消費品召回,共計39次,涉及產品7.7萬件。
消費者對缺陷產品召回關注度持續提升。2018年上半年,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共收到消費者關于產品可能存在缺陷的投訴報告20888例,同比增加104%,成為市場監管總局開展召回監管工作最重要的工作線索,上述受總局缺陷調查影響實施的召回活動中絕大部分是由消費者投訴引發的。此外,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共監測相關媒體輿情信息3006條、國外召回公告2309條,采集車輛交通事故深度調查案例369例,在此基礎上,陸續組織技術專家開展產品缺陷綜合信息會商6次、缺陷技術會商9次,對可能存在產品缺陷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研判,為缺陷調查和認定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撐。
各省消費品召回工作力度得到加強。今年是《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的第三年,隨著各地方質監和市場監管部門相關職能、機構和技術能力不斷提升,缺陷消費品召回監管全國聯動工作格局已經初步形成。2018年上半年,共有18個省級質監和市場監管部門開展了消費品召回監管工作,共組織相關企業實施消費品召回活動310次,涉及產品3555萬件,占全部召回數量的98%。召回數量較多省份有:安徽省1475萬件、湖北省738萬件、廣東省521萬件、四川省287萬件、江蘇省198萬件等。
同時,調查約談和召回監督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穩妥處理本田CR-V機油增多召回事件。2017年12月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陸續收到大量消費者關于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思威(CR-V)車型部分車輛出現機油增多問題的投訴信息,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督查司高度重視,迅速組織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對東風本田進行了行政約談,從2018年3月1日至5月25日,共約談5次;同時啟動了缺陷調查,并在充分考慮消費者關切和產品技術特征基礎上,通過風險評估、技術研判,督促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召回缺陷汽車13萬輛,并對相關車輛發動機主要零部件提供終身質保服務。截至目前,根據生產者相關報告,該召回活動的完成率已超過25%,市場監管總局將組織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及地方質監和市場監管部門對該召回活動進行重點監督,也請相關車主積極配合召回活動的實施,如在召回實施中和實施后發現問題,請及時向生產者進行反饋,并向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進行反映。
多措并舉鞏固和提升汽車召回實施效果。在召回實施監督管理方面,堅持問題導向和靶向處理,多措并舉提升召回實施效果。一是開展統一召回通知書信封樣式的試點工作,使消費者準確識別召回通知信息,提升車輛風險告知的嚴肅性和敏感度,提高召回通知有效性;二是有針對性的收集關于召回實施過程和實施效果相關問題的消費者投訴信息和媒體輿情信息,2018年上半年,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共收到相關消費者投訴1626條,問題涉及39家生產者的86次召回活動;三是根據上述相關線索,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督查司組織省、市質監和市場監管部門赴生產者和經銷商開展現場監督檢查,發現部分生產者存在召回通知不到位、配件供應不足、召回執行進度緩慢等問題,督促相關生產者及時整改,提升了召回實施的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