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10月在天津一汽豐田二廠誕生,銳志今年快滿10周歲。V6、自吸、前置后驅,使得豐田銳志在不少車迷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豐田為數不多的擁有駕駛樂趣的車型。不過前一陣,銳志停產的傳聞在粉絲群里引起一片哀鴻。
引起銳志車主和潛在消費人群的恐慌:一方面有消費者希望能趕在停產前買到銳志車,他們表示“現在快買,停產后就絕版了”;另一方面也有消費者為未來售后服務擔憂。不過,之后豐田澄清傳聞,銳志還將繼續生產,這也讓不少喜歡銳志的車迷虛驚一場。
羅先生是廣東佛山市的一名銳志車主,去年7月30日在佛山市高明區南菱一汽豐田4S店購買了一輛銳志尚銳版車型,和很多車主一樣,買車對于羅先生來說算是人生中一件大事。在購車之前,羅先生通過對品牌和諸多因素的衡量,最終看中了銳志。可令他沒想到的是,車子開了才不到一年,就出現讓他郁悶的一個情況。
方向盤抱死 理由是“老鼠咬的洞”
今年7月6日中午,羅先生在4S店附近的加油站加油,準備發動離開的時候突然感覺方向盤失重,猶如上鎖一般,卡的很死,中控儀表盤上顯示方向盤上鎖的指示燈,按照解鎖方向盤的步驟試了幾次無果,當時羅先生愛人和剛滿一歲的女兒都在車里,怕以后遇到類似情況,他決定通知4S店的人前來維修。
當天下午車子抵達4S店進行故障檢查,羅先生一直都在店內等待檢查結果,時不時也會去維修車間詢問進度,直到6點左右下班,工作人員都沒有給予準確答復,只是通知車還要繼續放這兩到三天。
7月7日上午,4S店打來電話告訴羅先生說原因找到了,是車的方向機出現問題,需要更換過方向機,更換費用19000元,理由是防塵套被老鼠咬了幾個洞,導致管內有雨水浸泡致使方向機里的電路受損。
羅先生回憶說:“聽到這個回復讓他覺得既可笑又氣憤,同時有種被敲詐的感覺。對于剛買不到一年的新車,行駛路程只有2萬多公里,就被告知需要將近兩萬的維修費,氣憤的心情可想而知。”
“這款車還在保修期,4S店有權進行維修,而不是胡亂搪塞給個他臆想的理由推脫責任,繼而敲詐勒索漫天要價。”羅先生向4S店提出質疑,就算老鼠把防塵套咬壞了,任何一位有車人士也不會故意把車浸泡在水中,雨天難免會有雨水滲入,但也不至于把里面的電路給損壞吧,難道電路這么重要的配件沒有一點防水措施保護嗎?可以直接與水接觸的?
與4S店交涉一直都得不到正面的解決方案,7月8日,羅先生果斷把車拉走。
在佛山汽配城里,羅先生尋找幾家大的維修點診斷,看是否與4S店給出的結論一致。然而得到的結果證實了4S店的給出的說法明顯是在敷衍他。車行師傅直接告知羅先生,就算防塵套被老鼠咬了,管內進水了,方向盤還是能使用的,不會出現卡死的現象,因為里面還有一層類似密封圈的油封配件是保護電路的,只要不出現漏油現象就行,完全和這個沒有關系,這屬于車的質量問題,在質保范圍內,既然車沒滿一年,4S店是有義務給維修更換的。
羅先生把這個結果反饋到4S店,希望能有解決辦法,不過再次遭到拒絕。羅先生也想通過中國質量萬里行呼吁正在使用銳志車的車主密切關注一下方向盤,畢竟在他心中,對于這款車充滿喜愛。
豐田銳志競爭力在下探
豐田的半年成績單確實表現不俗,卡羅拉、威馳、雷凌和漢蘭達等車型需求旺盛,卡羅拉銷量超2.5萬輛,威馳小型車和雷凌緊湊型車的銷量也分別達到1.2萬和1萬輛,但與之對應的就是中高端車型的銷量不盡如人意。
2013年,豐田銳志銷量為64553輛;2014年,豐田銳志銷量為40782臺。銳志2015年的銷量也非常慘淡,今年上半年,豐田銳志銷量僅為13339輛。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銳志搭載的后驅V6的搭配已經并不能主導市場,加之競爭對手的更新換代,銳志的頻率趕不上前者的腳步,未來若不改變,該車和停產已經沒有任何的區別。銳志是目前B級車市場(非豪華品牌)唯一的后驅車型,但是正在逐漸淡出主流視野,無論從銷量上還是從品牌力上,銳志目前現狀都不容樂觀。
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分析稱,銳志這款車最大的亮點便是前置后驅,但是隨著消費者口味的變化,不愛銳志的人越來越多;另外,“銳志的價格定位也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完全沒有性價比優勢,產品競爭力也在不斷衰落。”
此外,去年豐田銳志因質量問題兩次發布召回。
2014年2月14日,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2014年1月14日至2014年1月24日生產的部分銳志汽車,共計757輛。召回所涉及的車輛裝配的部分前、后排座椅側空氣囊總成的氣體發生器本體與擴散器存在焊接問題,可能會導致前、后排座椅側空氣囊展開不充分,從而無法起到有效保護乘客的作用,存在安全隱患。
2014年4月19日,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2005年11月16日至2010年8月10日生產的部分銳志汽車,共計47,636輛。召回范圍內的部分車輛由于螺旋線圈總成中的空氣囊排線部位與導槽端部發生摩擦,繼續使用會導致空氣囊排線磨損甚至斷裂,排線斷裂后空氣囊警告燈會點亮,駕駛員座位空氣囊失效,存在安全隱患。
關于銳志的未來,豐田廠家面臨著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