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當年魯迅先生提倡文化領域的“拿來主義”,在后來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汽車工業的“拿來主義”
據資料統計,在改革開放的前20多年,我國汽車行業與國際上各大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商建立了600多家中外合資汽車企業,積累資本200多億美元,占全國汽車工業資本總額的40%以上;同時,我國已經從國外引進了1000多項汽車技術,這些技術大多與國外處于同等水平。由于外資的進入,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生產、產品開發技術,還帶動了汽車工業整體素質的提高。
世界一些著名的整車、零部件跨國公司均加大了合資企業的科研開發投入和人才培訓工作,并已將在華的合資企業發展納入全球發展戰略的一部分。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走的什么路?其實我們走的不是創新路,我們走的是學習引進技術,這條路不需要貶低它,中國找到這條路很幸運,我們利用改革開放,三十年利用我們安定的社會環境,利用我們廣大的市場和良好的工業基礎,我們用全世界不到一半科技投入達到了世界兩倍的發展速度。
從“拿來主義”到創新發展
曾經依靠模仿起家的自主品牌轎車企業,近年來在核心技術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
2005年10月,我國第一個發動機自主品牌在奇瑞ACTECO誕生,讓我國轎車發動機水平與世界差距縮短了30年;2006年8月,吉利研發的JL4G18VVT發動機投產;2006年2月,華晨與德國FEV公司聯合研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華晨1.8T汽油發動機正式批量投產。而且這些發動機不遜色于同級別的國外品牌,使得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獲得了在競爭中的主動權,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主品牌汽車發動機長期受制于人的被動境地。2008年12月15日,比亞迪F3DM雙模電動車上市,成為了全球第一款上市的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電動車;2009年9月4日,長城汽車4款車型先后獲得歐盟WVTA整車型認證,創造了自主品牌汽車一次性認證車型數量之最,這也是我國汽車首次獲得在歐盟國家的無限制自由銷售權。
北汽集團副總經理韓永貴在接受《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采訪時曾指出,北京汽車在與奔馳、現代的合作中,確實學到了很多在質量管理方面的辦法和經驗。奔馳是追求卓越管理的典范,特別是在質量的控制上有獨到的全球優勢。而現代汽車的質量管理是從全價值鏈上對整個的質量過程從開發、制造、零部件到最后營銷進行全面的過程管理。這些都為北京汽車抓好質量管控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依據。
所以,北汽在于兩個國際合作伙伴學習的過程當中,一定會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質量管控的經驗,通過推行卓越管理推行貫徹到我們全過程的生產、控制質量過程中,有利于對我們整個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從這個意義上講,確確實實有利于我們開展更高的質量管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