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正在經歷新常態,中央政府正在推進結構性供給側改革。所以在轉型升級道路上中國重汽一直沒有停下腳步,2016年是中國重汽改革創新升級收獲年,馬純濟坦言,重汽集團在發展道路上不斷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市場。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造什么,而不是讓市場來適應我們。這是企業面向市場、面向未來實現發展并逐步走向輝煌的一個轉變。
近日,以“轉型升級,引領未來——科學·誠信·和諧·共贏”為主題的中國重汽集團銷售部2017年商務大會在濟南中國重汽科技大廈召開,2016年中國重汽繼續實施“創新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大力開展“改革創新升級年”活動。重汽集團全年銷售整車突破20萬輛,同比增長28.4%。2017年為中國重汽的“創新升級措施落實年”,整車銷售欲突破22萬輛。那么2017年重汽打算如何實現這些目標呢?將如何繼續推進供給側改革?商務大會之后重汽集團高層領導與媒體記者進行了溝通與交流。

中國重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馬純濟
商務大會三變化凸顯重汽轉型升級成果
今年的重汽集團商務大會大家都發現在形式上與以往舉辦過的商務大會相比有幾點不同,中國重汽集團副總經理于有德解釋,這次重汽商務大會首先是會議地點發生了變化,都在濟南重汽集團總部召開。其次是會議形式發生變化,以前是重汽集團公司統一召開商務大會,而今年是各自分公司召開自己的商務大會,統分結合,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三是在商務大會期間重汽博物館正式開放,重汽博物館展示了以重汽產品為代表的中國重型汽車工業發展的歷史、輝煌成就和美好未來。這三大變化充分體現了中國重汽歡迎親人回家的企業文化,同時也體現了中國重汽以開放的姿態做企業,以合作的態度求發展的經營理念。也體現了中國重汽始終堅持改革創新,以振興民族汽車工業為己任,走轉型升級之路的企業發展路徑。

中國重汽集團副總經理于有德
于有德介紹,轉型升級是2016年中國重汽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2017年繼續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標,2016年中國重汽整車銷售突破20萬,同比增長了28.4%,取得較大幅度的增長,更重要的是在結構調整上取得了好的成績,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四大品牌定位逐漸成形。中國重汽全系列的產品格局以及各大板塊都取得了突破。尤其是重卡板塊向公路車、工程車轉變,牽引車銷量同比增長37%。在國際市場保持領先,全年出口2.5萬輛,占行業出口總量40.2%。

中國重汽集團銷售部2017年商務大會室外展車區
而重汽集團在發展戰略上也朝著智能化、新能源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曼技術+智能化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優勢,在去年重汽第一代智能卡車成功推出,今年將適時投放市場。輕卡板塊實現了銷量7.5萬輛,進入到行業前六,成為輕卡行業的新生力量。同時個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全價值鏈、營銷全過程”的用戶服務新模式,有效推動了營銷工作。這每一個成績從根本來看都是重汽以用戶為中心,不斷適應市場變化,開展供給側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
輕卡、海外市場表現不俗 樂觀期盼2017年
2016年重汽集團的輕卡板塊和海外市場發展分別是重汽發展過程中的兩大亮點,首先是輕卡板塊銷量7.5萬輛,進入行業前六,成為輕卡行業的新生力量,那么2016年重汽輕卡板塊取得這么好的成績得益于什么原因?重汽輕卡事業部總經理徐向陽介紹,首先是我們深入研究市場的需求產品,其次作為輕卡行業的新進入者我們盡可能的避開和主流產品的正面沖突,進入細分市場尋找突破點,走差異化的競爭之路。第三,把行銷的文章做足,深入市場一線,宣傳產品并了解產品的市場表現,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提高產品知名度。第四就是做好產品,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做好產品是至關重要的。通過這幾年的努力,重汽輕卡的產品質量接近主流產品甚至超越了主流產品質量。最后全面對標行業,找準自己的位置,根據市場定位確定適當的市場價格。既保持一定得利潤水平又要有市場競爭力,使我們的產品得到客戶的認可。
徐向陽認為2017年重汽輕卡事業部首先是做好國五產品的導入,如何把握好導入的時機和導入的節奏至關重要。其次,在輕卡細分市場中繼續尋找新的增長點。這兩方面將對未來重汽在輕卡行業發展尤為關鍵。

中國重汽集團2017年商務大會總成零部件展區
中國重汽2016年在國際市場保持領先,全年出口2.5萬輛,占行業出口總量40.2%。連續十二年占據國內重卡出口第一的位置,那么中國重汽在海外市場持續領先的成功經驗是什么?2017海外市場將如何進行戰略部署?中國重汽副總經理集團劉偉在媒體溝通會上一一做出回答,他認為,2016年中國重汽在海外市場取得增長。首先不僅僅是數字的提升,更主要的是表現了重汽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以及競爭力的顯著提高,尤其是在非洲、東南亞國際影響力表現的更為突出。其次,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建設,中國重汽在沿線國家品牌形象大幅提高。尤其是巴基斯擔、哈薩克斯坦等國家表現更明顯。第三、中國重汽在海外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尤其針對海外重點大客戶采取服務定制方案。第四海外人員的干勁十足。尤其在非洲地區的員工工作主動性加強。放眼2017年,中國重汽在海外市場也將按照轉型升級的要求,進軍發達國家,這是更能體現中國重汽海外市場運作水平和能力的檢驗。要探討海外投資和海外金融共同走出去。爭取在當地實現本地化生產,同時也為當地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按照供給側改革要求創造重汽新優勢
在本次商務大會上,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馬純濟表示,2017年商用車行業充滿挑戰和機遇,中國重汽將大力開展“創新升級措施落實年”活動,主要目標是:力爭銷售整車超過22萬輛,各項主要指標增幅“保八爭十”,質量效益水平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始終堅持以市場、用戶為中心,落實聚焦經典車型,深化服務客戶領域,積極探索做好“全生命周期、全價值鏈、營銷全過程服務”的文章,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向著與世界先進技術同步,走在國內最先列的目標前進。
中國經濟正在經歷新常態,中央政府正在推進結構性供給側改革。所以在轉型升級道路上中國重汽一直沒有停下腳步,2016年是中國重汽改革創新升級收獲年,馬純濟坦言,重汽集團在發展道路上不斷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市場。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造什么,而不是讓市場來適應我們。這是企業面向市場、面向未來實現發展并逐步走向輝煌的一個轉變。
“重汽集團從2009年和德國曼進行戰略合作之后,我們把世界最先進的重卡產品制造技術引到中國重汽,我們沒有照抄照搬,過去的中國企業在生產產品的時候都是比著葫蘆畫葫蘆,后來學會了比著葫蘆畫瓢,那么現在在面臨企業轉型升級的時候,我們就要研究如何埋下一粒金種子結出一個金葫蘆、寶葫蘆。”馬純濟說道。

媒體交流會現場
同時在面對中國市場,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技術升級,馬純濟認為重汽曼技術+智能化的新思想完全面向現代市場,特別是和智能化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如何實現車輛的智能化、制造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最主要的就是堅持自主創新,實現合作共贏。最后就是企業要“引進來”然后“走出去”。
“過去我們研究如何引進,而現在我們不僅要研究國內市場還要研究國際市場的變化。我們要面對現代市場按照供給側改革的要求來創造中國重汽的新優勢,這樣重汽才能始終走在商用車行業前列,并同時為中國的汽車工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馬純濟如是說道。(中國商用汽車網 記者龔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