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年過半百的劉發祥和姚慧琴老兩口,從公安雁塔分局局長唐建平手里接過因養蝎子被騙的40800元后商量著,“公安局給咱們60人追回來了88.4萬元,咱請人家民警吃飯,人家肯定不去,咱和另外59余人合計一下,聯名給警察送個錦旗吧。”
一對老農民被騙4萬余元
劉發祥家在渭南市白水縣,兩個已經成家的兒子都和他們老兩口一樣,以種地為生,家庭經濟負擔都比較重。2011年7月份,劉發祥從電視上看到一則廣告稱,西安金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金豐公司)以養殖戶交保證金加盟的形式發放蝎種,并以高價回收成品蝎子。
為了減輕兒子的經濟負擔,劉發祥到西安長安南路140號的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咨詢完后,和對方簽訂投資40800元的養殖合同。由于他當時只帶了800元現金,對方提供了不到1公斤的種蝎,讓他將剩余的4萬元打到金豐公司賬戶上后,他們會將蝎子送貨上門。
回到家后,劉發祥拿出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1萬元,又從銀行貸了3萬元,趕緊給金豐公司匯了過去,又籌集了3萬多元在院子里搞起了蝎子養殖場。可等了20多天,始終不見對方送貨,電話也打不通。他再次來到西安,跑到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一看,金豐公司已是人去樓空,數十名和他一樣簽了合同、交了“創業保證金”的人都在找人要蝎子、要錢。
劉發祥跟著其他被騙的人一起來到公安雁塔分局經偵大隊報案。
當民警詢問金豐公司的詳細情況以及工作人員的姓名、體貌特征、聯系方式時,大伙都說當時只顧著交錢買蝎子,對這些情況一點都不了解。
騙子用撿的身份證注冊公司
由于報案的人數較多,被騙的金額巨大,該局迅速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發現金豐公司的法人是一位名叫段某的河南女子,但調查發現,長期住在北京的段某此前曾將身份證丟失,自己并不知道金豐公司的情況。
民警隨后從金豐公司租用房子的房東處得知其中一名嫌疑人的電話后,初步確定了其相關身份信息,但始終找不到其蹤影。隨后,民警分赴陜西、山西、河南、甘肅、山東等地逐一核實60名受害群眾的被騙情況和受損情況。
直到2012年5月底,民警終于鎖定實施詐騙的兩名戶縣男子,并于6月1日將其從北京抓獲。嫌疑人王軍(化名)說,2011年初,他從北京打工回西安途中,認識了一名河南籍男子,他們在火車上閑聊過程中,對方說可以通過推廣養蝎子的技術,以養殖戶加盟繳納保證金的方式“弄”錢。
回到西安后,王軍和老鄉張濤(化名)聯合另外三名男子,籌措了“啟動資金”后,用一張撿來的身份證注冊了西安金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金為80萬元,公司地址為租賃地長安南路140號。接著,他們制做了宣傳冊、光碟等宣傳材料在西安火車站、汽車站等地宣傳,并通過大眾媒體發布廣告,致使60名群眾上當受騙,騙取資金88.4萬元。
昨天上午,公安雁塔分局向60名群眾如數返還了追繳回來的現金。最少的為6000元,最多的是白水劉發祥和姚慧琴老兩口的40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