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我省農機裝備總量雖在大幅度增加,但結構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關鍵環節機械化水平還不高,水稻機械插秧水平還不到30%,油菜機械直播、機械收獲還處在起步階段,棉花機械播種、機械采摘還是空白,這是影響我省綜合機械化水平的瓶頸,急待突破。
二是農機購置補貼逐年增多,補貼范圍在不斷擴大,由此帶來的工作量越來越重,規范實施的要求越來越高,弄不好、稍不慎,農機部門就會越紅線,闖紅燈,就會壞了政策、損了形象、害了干部。
三是工作亮點已呈現,跨越發展壓力大。從周邊省份來看,湖南省、安徽省水稻機械插秧面積均已超過600萬畝,安徽省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64.6%,河南省已達71.8%,而我省綜合機械化水平只有59%,稍一不慎,我省在全國靠前的優勢就有可能被超越。
四是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快,但普遍規模不大,標準不高,質量亟待提升。黑龍江省資產在1000萬元以上的農機合作社就有797個,而我省還寥寥無幾。我省在全國率先提出的 “培育壯大農機專業社,使其帶頭流轉上萬畝土地”發展思路,很有可能在外省“開花結果”。
五是公益性任務越來越重,而鄉鎮農機推廣機構無牌子、無人員、無手段、無工作經費,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如不抓住機遇,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與支持,農機化跨越式發展的目標就會落空。
六是農機農藝融合有了良好開端,但融合度還不夠,主要體現在思想、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上。農機部門干部只有主動地適應農藝,主動地請教農藝專家,充分借助農業板塊、國土整治、水利設施建設等項目的實施,才有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