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至今,中國蘋果的鮮果產量以每年200萬噸的幅度增加,增量接近世界第二大蘋果生產國——美國每年產量的一半。蘋果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促進了農民增收,而且帶動了果區加工、儲藏、包裝、貿易、冷鏈物流等產業加速發展成為覆蓋數千萬從業者的大產業,但快速發展的背后,蘋果產業同樣面臨著“成長的煩惱”。
專用品種——企業吃不飽,農民不敢種
在近日舉辦的中國蘋果產業發展國際研討會上,一組數據引人關注: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蘋果濃縮汁生產國,從2001/02榨季至今產量穩居世界第一,其中2007/08榨季產量達到歷史高位104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70%,但加工原料卻以鮮果為主,專用的高酸原料果面積不足需求的2%。
顯而易見的差距,直接關系到中國蘋果的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上,濃縮果汁相差0.5酸度價格就能相差1000元。澳洲青蘋的酸度為5.4-7,而中國加工蘋果的酸度只有1-1.5。據統計,按加工產能計算,我國需要高酸原料果基地400-550萬畝,而實際種植面積不足需求的2%。
“盡管市場需求很大,但農民擔心種出來企業不收,寧愿種植鮮食品種保險。”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陳瑞劍博士介紹說。有果園,無原料,加工企業只好用鮮果替代,但以鮮果代替原料果也帶來了一些隱患:一方面,原料果供應量不足引發加工企業之間哄搶原料,擾亂行業秩序,另一方面,原料果不是加工果汁專用的高酸品種,影響果汁的檔次和價格。此外,鮮果以晚熟品種為主,原料果上市時間過于集中,加重消化壓力,存儲易變質。
據悉,濃縮蘋果汁是我國最主要的蘋果加工品,占加工用果的95%以上。目前,我國蘋果濃縮汁年加工能力已超過150萬噸,2011年設備利用率不到40%。“近幾年,蘋果優果率提高,濃縮汁企業吃不飽,轉型升級的壓力增加,如果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可能導致市場風險和產業波動。”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韓明玉說。
人工短缺——傳統的成本優勢逐漸喪失
近10年來,中國蘋果產業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是從東向西轉移。2011年,陜西省蘋果面積達到935萬畝,較2007年增長了28.6%,產量達到903萬噸,占到全國蘋果總產的1/3。
“西進”的蘋果,成為西北地區農民增收的一個主要來源。據2011年《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2010年蘋果每畝凈利潤達到5032元,是稻谷的16倍、小麥的38倍、玉米的21倍、棉花的5倍;與主要園藝作物相比,是橘類水果的2.4倍、蔬菜的1.8倍。
然而,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大量轉移,我國蘋果生產的成本優勢正逐漸喪失。根據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調研數據,2011年管理和投資比2010年明顯增加,再加上肥料、農藥和人工等上漲因素,2011年蘋果綜合生產成本達到3240元/畝,同比上漲11.5%。
“要素成本持續上漲,尤其是勞動力成本上升,成為制約果園精細化管理的瓶頸因素。”韓明玉說,不僅是中國,在世界范圍內也是如此。法國、意大利等主產國都是通過集約高效栽培方式來實現高產出。比如在法國、意大利等國家普遍采用的矮砧密植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有利于實現機械化、設施化和標準化生產,整個過程除了采收果品,其他環節幾乎不用勞動力;而我國90%的果園是按照喬砧密植的栽培模式建立的,耕作、施肥、灌水、噴藥幾乎都要靠人工完成,需要的管理成本高。
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單產和效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蘋果生產國,2011年產量3598萬噸,超過全球總產量的50%,可以說世界產量一半在中國,但如果從單產水平看,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表明,中國平均單產1.05噸/畝,僅為法國的38%、意大利的43%和巴西的49%,在全球列24位。
散戶經營——產業發展亟需提高組織化程度
近年來,我國蘋果生產集中度逐步提升,西北黃土高原和渤海灣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優質蘋果產區,陜西、山東等7個主產省蘋果產量穩定在全國總產量的90%左右,然而由于生產主體規模小,加之一些地方政府通過行政推動整片推進,導致蘋果產業發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008年,我國東部5畝以下的果園比例達到90%,西部地區為75%,陜西省果農戶均經營果園2畝左右,而日本戶均種植面積在50畝左右,歐美主產國戶均種植規模更大。
“與發達國家不同的是,我們國家蘋果生產以上山下灘為主,以散戶經營為主。”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農業大學教授束懷瑞說,蘋果產業發展存在的盲目性,要求成立協會,實現蘋果生產的品牌化、規模化和標準化,減少損失,增加效益。
“當前世界蘋果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就是品種的區域化和俱樂部化。”韓明玉介紹說,俱樂部品種戰略的基本特點就是通過專利保護、專門標記、限面積限產量、統一包裝、專柜銷售和全球戰略,打造蘋果業內的“歐佩克”,提高組織化程度和市場競爭力。目前,新西蘭蘋果由果農自發組織的蘋果聯合會統一負責銷售,全國90%的蘋果果農加入該公司;意大利91%的蘋果果農加入了VOG公司。
1月8日,中國蘋果產業協會在北京成立,這是我國果蔬領域第一個單一產品、全國性、全產業鏈的行業協會。中國蘋果產業協會會長楊易表示:該協會將圍繞蘋果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會員需求,搭建果農、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建立我國蘋果產業與世界的鏈接,著力做好信息、技術、營銷促銷和對外交流合作等四項服務,全面提升蘋果產業的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