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到來的銷售季,2013年雜交玉米、雜交水稻種子過剩數量雙雙創新高的嚴峻形勢不僅讓種子生產企業心悸,也讓經銷商捏一把汗。根據全國農技中心的預測,2013年雜交水稻、雜交玉米種子過剩量占需種量的比重,將從2012年的25.9%、60.0%增長到49.1%和84.3%。據業內人士介紹,過剩的種子都是熱門品種,“先玉335”“浚單20”“鄭單958”“武科2號”“隆平206”“中單909”等。更令人擔憂的是,去年大企業主動調減制種面積,而中小企業新增制種面積較多。同時,雜交水稻種子企業也出現靠數量拼市場的苗頭。
2012年雜交玉米制種面積、產量雙增,同時單粒播種、精量播種技術的推廣使雜交玉米用種量降到每畝2.1公斤。玉米制種面積比上年增加25萬畝,新產雜交玉米種子15.7億公斤,加庫存今年可供種量為21.3億公斤。如果2013年玉米面積達到預計的5.4億畝,需種量為11.5億公斤,余種達9.7億公斤。據全國農技中心種業信息與技術處處長王玉璽介紹,雜交玉米種子制種產量、平均畝產數據均創歷史新高,雜交玉米種植面積也將創歷史新高。
據了解,2012年雜交水稻種子剩余量接近總用種量的50%,將是剩余量最大的一年。制種面積比上年增加24萬畝,制種產量3.45億公斤,加上有效庫存0.75億公斤,2013年可供種量4.2億公斤。預計2013年雜交水稻種植面積2.6億畝,需種2.65億公斤,預計出口種子0.25億公斤,余種1.3億公斤。業內人士認為,近幾年雜交水稻種子價格上漲較快,企業靠供種數量搶占市場的傾向更加突出,有可能步雜交玉米種子的后塵。
業內人士介紹,雖然門檻大幅提高后2012年年底全國持證企業數量比2010年減少了25%,但中小企業減少的數量遠少于預期。不少中小企業樂觀預計市場,這也是玉米制種面積增加6%、雜交水稻制種面積增加14%的原因之一。
同時,大企業種子市場占有率下降的趨勢令人擔憂。從雜交玉米種子銷量前五位企業來看, 2007~2011年,雜交玉米種子銷量從2.99億公斤降到2.64億公斤,銷量占比降低3.5%,銷售額占比下降6.2%。一方面,銷售額降低幅度高于銷量,反映出大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另一方面,銷量前十位中的4家都以銷售“鄭單958”為主,反映出國內企業品種同質化嚴重。
大企業新品種研發能力不足,從雜交玉米、雜交水稻主導品種面積逐年下降的趨勢也可見一斑。近10年來,國內“兩雜”主導品種推廣面積占全國雜交玉米、雜交水稻總面積的比例,水稻從65%減至30%,玉米從58%降到50%。除了市場品種增量較大瓜分了單個品種份額外,同質性品種多、可替代性強,推廣面積大幅下降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