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間,伊利集團發布2015年財務報告,2015年伊利營業總收入實現603.6億元,實現凈利潤46.54億元,業績持續增長穩居亞洲乳品行業第一位。財報顯示,2015年,伊利主營業務的毛利率達36.40%,同比上升3.79%,凈資產收益率為23.9%,是為數不多的能夠連續五年保持在20%以上增速的上市公司,此外,2015年,伊利分紅率為58.92%,能持續大比例分紅同樣非常少見,體現了伊利極強的市場競爭能力和良好的發展態勢。
據尼爾森數據顯示,2015年伊利四大產品線液態奶、奶粉、酸奶、冷飲都保持了均衡穩健的發展,伊利系列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進一步得以擴大。其中,液態奶產品市場占有率同比提升2.5%,低溫酸奶的市場占有率同比提升近2.4%,嬰兒奶粉業務的市場占有率在國產品牌中保持第一位,冷飲業務則連續23年銷量蟬聯行業冠軍。特別是幾款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產品的突飛猛進,如常溫酸奶安慕希銷售額同比增長460%,嬰幼兒配方奶粉“金領冠珍護”零售額同比增長27%,托菲爾零售額同比增長921%,極大地助推了伊利業績的全面提升。
完善的品質管控和強化品牌優勢后帶來的渠道滲透也是助推伊利業績發展的關鍵因素,業內人士認為,一流的質量為伊利的產品業績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伊利通過升級全球質量管理體系,以全球食品安全管理體系FSSC22000為主線,建設世界一流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隊伍,實現了從源頭到終端全產業鏈的質量控制,有效管控了質量風險。同時,產品業績增長離不開品牌優勢及渠道的深耕,2015年凱度調研數據顯示,伊利液態類乳品的市場滲透率達到76.83%,比上年度提升了1.09個百分點。截至2015年年末,伊利直控村級網點已達11萬家,在全行業持續領跑。
此外,為了提升在全球乳業資源方面的整合和保障能力,伊利從主導實施中美食品智慧谷,到建立歐洲研發中心,再到完成新西蘭、意大利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初步完成了“全球織網”戰略布局,已經具備了南北半球生產基地的淡旺季互補、產銷協同運營等戰略協同優勢,極大地增強了公司市場需求響應、綜合成本控制以及原料供應保障等方面的協同與保障能力,為在行業內持續領跑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業內專家表示,伊利集團在董事長潘剛的帶領下,憑借其敏銳的行業洞察力和卓越的戰略規劃能力,以及強大的統御全局能力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在創新、品質、品牌、渠道和全球布局方面實現了全面領先和全方位的突破。潘剛表示,2016年,伊利將繼續升級質量領先戰略,強化食品安全與生產安全管理,以創新和國際化為突破,推動整體業務持續健康增長,并以“精準營銷、精益運營、精確管理”為目標,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實現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