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更多消費者了解私有云,對袁斌來說,是一直思考的問題。
過去的一年,袁斌和他的極空間團隊花了很大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產品的供應鏈上。
從去年到現在,極空間積累了不少的用戶群體,但私有云的概念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仍顯得陌生。
相關預測顯示,未來三年中國企業私有云將穩定增長,預計到2023年中國企業私有云市場規模將達到287.2億元。
極空間創始人袁斌
對于這樣一個專業的市場來講,袁斌認為:“行業前面幾家專業的廠商搞的太高大上了,一提到NAS,所有聽過沒聽過的立刻覺得挺難,這是行業擴大面臨的最難問題,可能目前就兩三百萬的用戶群。而極空間要把產品做到特別簡單,首先要產品合格,同時也特別好用,通過進一步推廣,營銷、傳播,讓用戶認知到這是什么東西。”
時隔一年,極空間再次發布了Z2S和新Z4兩款私有云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極空間為父母長輩定制研發了極空間親情App。眾所周知,目前互聯網的大部分產品,對老人并不友好,很多軟件操作起來并不方便。
極空間親情App為了方便父輩操作,隨時看到兒孫輩的照片、聽到喜歡的音樂、隨時觀看屬于他們年代的電影,這對于跟父母不住在一起的用戶來說是一個真正的剛性需求。
數據安全一直是當下用戶關注的熱點。
袁斌說:“極空間有些產品邏輯設計在用戶群里也會遭到質疑,但從訪問安全角度,這對我們是一個防線,極空間會把數據安全和存儲安全放在最高的位置上。”
袁斌一直跟他的團隊強調這一點,在他看來,“如果連數據安全都保證不了,做這個東西便沒有意義。甚至極空間不會出任何一款單盤類,單盤類理論上講沒有任何安全意義,雙盤位是一個對用戶數據存儲最基本的保障和最基本的應用,極空間會堅持這個原則,保證不訪問、不存儲任何用戶數據。”
對于私有云產品來說,用戶體驗也尤為重要。
極空間產品負責人陶建良談到:“我們每天面臨最難的是要做點什么,哪些東西先放一放,用戶給我們提的每一個意見我們都看見了,現在不回不代表我們忽略了。隨著用戶基數的增大,會往兩個方向發展,第一,優勢的功能,圖片、音樂、視頻、文檔,這些服務訴求一定會越來越多,大家有一樣的感覺,買一個筆記本電腦,最后用的功能就那么幾項。另外,編輯的功能一定會越來越豐富,需求會越來越多,這幾個部分從我們的思考來說,我們能做的,做得好的盡量自己做,沒有能力做的,或者市面上有更好的合作方,我們可能以引入合作方的方式做。另外,我們還會有一個應用中心的概念。”
對于用戶會提出的硬盤數據損壞等相關問題,陶建良告訴記者:“一些用戶提出的問題專業性特別強,一開始客服團隊也不能給用戶滿意的解答。之后,公司內部通過不斷加強培訓以及豐富知識庫在變得更加專業,歸根到底還是要感謝陪伴一起成長的用戶,他們給了我們足夠大的耐心,提了足夠多的意見,在跟用戶的溝通過程中,幫用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在一步一步的成長。”
其實,看似小眾的極空間私有云在走進廣闊的消費市場后,展現出了極致的用戶認知度與市場活躍度。過去一年,極空間收到有關用戶反饋和建議超過7000條,超過50000+的用戶在論壇、貼吧、頭條、知乎等各類平臺展開討論和分享。口碑營銷、復購成為極空間的標簽,甚至有用戶找上門來主動代理。
過去一年,極空間經歷了疫情沖擊、芯片暴漲以及產業鏈重構等諸多事件,談及這一年遭遇,袁斌坦然,遇到的事情挺多的。
“芯片危機這事兒就可以打倒一片創業公司,原來一個電源芯片是1.2元,后來40元買不到,電容漲5倍,以前電容都是論重量買,后來論個兒買。遇到疫情,導致出差的影響,各種工作效率的降低,很多東西通過網上真是干不了,的確遇到了很多困難。”袁斌說。
盡管去年上線的產品推遲4個月才做到穩定出貨,即便如此,極空間兩款產品去年首次參與“雙11”就突破800萬銷售額,位居網絡存儲品類三甲。袁斌說:“今年雙11比去年銷售額也有較大的增長。”
在袁斌看來,創業畢竟是一個心志的歷練,一個艱難的過程,無論是現在遇到了困難,還是將來遇到困難,對自己都是一種歷練,現在遇到了將來就順了。對于一個團隊來說,在一個比較難的過程中才能真正鍛煉出來,并不是一件壞事。創業的路上該摔的跤,該踩的坑一個都少不了,只是前面后面的區分。
“科技,應該為每個家庭成員帶來便利。”這是極空間倡導的理念。
袁斌說:“私有云產品真的可以大幅度提高企業辦公效率的,以前企業要做一些數據量稍微大的東西,雇專業的維護人員,還要自己弄設備,而未來極空間也推出的企業級產品,一定和消費級產品一樣,非常簡單易用,讓企業低成本實現原來非常高成本獲取的服務和效率的提升,這是極空間將來要做的事情,整個社會和企業對這種產品的認知度將來會越來越高,也越來越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