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布2022年第三批“鐵拳”行動典型案例 食品藥品安全典型案例占一半
2022-10-20 中國質量報 點擊:次
今年以來,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深入開展2022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重點圍繞食品非法添加、醫美行業虛假宣傳、油品違法、養老欺詐等民生領域問題,集中力量“鐵拳”出擊,依法查辦了一批違法案件,有力維護首都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公布第三批共6個典型案例,涉及虛假商業宣傳、食品藥品安全、產品質量和違法廣告等方面。
6個典型案例中,食品藥品安全的典型案例占一半。
順義區市場監管局查處北京八瑞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經營超保質期食品案。該案中,當事人與某食品公司簽訂供采協議,于2022年4月1日、2日分別收購兩車次超過保質期的粽子,用于給養殖場提供飼料。但當事人組織人力將粽子上標注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的原彩色包裝袋拆掉,用塑封機將粽子重新塑封,并噴印上“精制豆沙粽100克”等字樣。當事人的行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順義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北京八瑞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經營超保質期食品的違法行為作出警告、罰款11.29萬元的行政處罰。
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查處北京四季優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四通橋店銷售重金屬含量超標的食用農產品案。該案中,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委托中國海關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對當事人經營的食品進行監督抽檢,其中抽取的“鮮活(全母)梭子蟹2.5兩~3.5兩(125~135克)/只”和“鮮皮皮蝦15只~20只/500克”樣品經檢驗,鎘項目檢測結果為梭子蟹0.73毫克/千克(限量≤0.5毫克/千克)、皮皮蝦2.4毫克/千克(限量≤0.5毫克/千克),不符合強制性國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當事人的行為涉嫌違反《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海淀區市場監管局依據《食品安全法》及《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對北京四季優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四通橋店銷售重金屬等污染物質含量超標的食用農產品的違法行為作出罰款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067.06元的行政處罰。
延慶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某中醫院銷售未經注冊藥品案。該案中,涉案藥品未被列入國家藥監局藥品目錄中,其產品以及外包裝標簽內容均未經國務院藥品監管部門審批,其所標明的適應癥和功能主治,均屬于超出規定范圍。經北京市藥品檢驗研究院檢測,涉案藥品含有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西藥成分。經與司法部門溝通,當事人的行為涉嫌違反《刑法》相關規定,依據《藥品管理法》《行政處罰法》相關規定,延慶區市場監管局將案件移送至公安機關。
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還包括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查處瑞活國際商貿(北京)有限公司虛假商業宣傳案、昌平區市場監管局查處北京天宇汽車用品有限公司生產質量不合格燃油添加劑案、門頭溝區市場監管局查處銀齡神州廣告(北京)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