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發(成發)攜手京東工業 推動庫存管理以數據實現智能決策
2023-03-22 中國質量萬里行 20607次
近日,京東工業與中國航發聯合打造的前置倉在成都市成發工業園正式開倉。京東工業在保障生產物資的準確及時交付的同時,還將服務中國航發實現備品備件的“少備、少買、快用、快供”,通過精準預測備品備件消耗優化采購計劃,來有效降低庫存備件、減少庫存冗余呆滯,降低供應鏈綜合成本。在前期試點中,雙方已經能夠將需求預測準確率提升20%,綜合成本下降30%,庫存周轉率提升40%,履約響應率大于95%。
航空發動機制造是集“高、精、尖”產品和服務于一體的行業,生產過程復雜涉及材料、零部件眾多,供應鏈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尤其是數量繁雜的備品備件,不僅涉及了采購計劃制定、專業商品資源調度、采購流程管理,還包括了庫存管理、履約交付等,一個環節管理不當就會產生連鎖效應,帶來冗余庫存和綜合成本的增長。中航發相關負責人表示:“減少冗余呆滯庫存、提高備件利用率是一項綜合性問題,僅靠商品或履約等局部環節改進難以達成,必須推動供應鏈全鏈路的優化。”
作為致力于實現全行業降本增效的技術與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京東工業長期致力于以技術驅動工業供應鏈全鏈路數智化。此次合作中,京東工業就基于數智運維解決方案京備云、墨卡托標準商品庫、智能采購平臺京東工采、履約基礎設施前置倉京工柜等技術服務產品,圍繞采購計劃制定、采購流程管理、倉配管理、履約交付等環節打造了供應鏈全鏈路數智化解決方案,降低中國航發備品備件供應鏈的綜合成本。
其中數智運維解決方案京備云和墨卡托標準商品庫重點解決的是供應鏈需求預測合理性問題。相比于管理體系高度成熟的生產物料,備品備件一方面突發性需求多、采購計劃性弱,一方面長尾商品多、服務場景多、供應商結構雜,傳統管理模式下歷史數據搜集分析難,采購預算制定及分配更多以經驗為主,導致冗余庫存較為普遍。
為了從源頭解決這一問題,京東工業首先基于墨卡托標準商品庫為中國航發的每一件備品備件明確規格參數標準,建立標準化的采購目錄和規范化的物料信息。基于這份“商品標準”,京東工業搭建了中國航發備件信息管理平臺,通過建立統一的備件管理語言實現采購數據的高效歸集。京備云能夠對中國航發工業品品類SKU維度的歷史消耗數據進行人工智能算法分析,通過對物料的消耗數據進行清理、分布擬合分析、選定預測模型、預測需求周期、提出聯儲聯備執行標準。
京東工采則聚焦于采購流程的管理。對比傳統的線下采購模式,京東工采不僅能夠在尋源階段將京東工業覆蓋全國的海量供應商資源與中國航發的采購需求進行高效匹配,實現快速尋源,還能夠實現采購信息、數據的實時流轉,幫助中國航發實現覆蓋需求歸集、審批、執行以及后續的交付、履約、配送全流程的數字化、可視化管理。
新一代履約基礎設施前置倉、京工柜主要解決的是“最后一公里”交付以及倉配管理問題。其中,前置倉主要部署在廠區、園區附近,每個月,前置倉都會提前分析中國航發工業品月消耗量,重新規劃倉內庫存,涉及的物料提前送至前置倉進行暫存,待生產線發起采購需求后,由專人專車第一時間配送到廠。整個智前置倉采用寄售模式,即“先送貨、后付款”,每月所有的物料領用均在月底統一結算,從而大大簡化供應鏈的財務結算流程。京工柜主要部署在生產車間一線,用于刀具的數字化、彈性化管理。工人們通過掃臉識別身份,就能夠自由開柜領取刀具,領用過程和數據均會自動記錄和保存。
對于前置倉、京工柜的庫存管理,京東工業也進行了精細規劃,會針對不同價值、消耗量的商品采用不同的補貨模式。例如針對高消耗物料,前置倉會采用循環計劃補貨模式,即與中國航發提前約定在庫最高庫存、在庫最低庫存、補貨觸發點等參數,在日常物料領用消耗至補貨觸發點時,系統就會自動發起采購需求、確定補貨數量,并安排發貨。而針對高價值、中等消耗物料前置倉則采用需求計劃補貨模式,中國航發需求部門或工廠在ERP系統里填寫需求計劃后,前置倉按計劃溝通商家備貨、補貨。而京工柜中存放的刀具則統一采用循環計劃補貨模式,柜內系統實時監控庫存量,一旦到了安全庫存數量之下,就會自動觸發采購申請,由京東工業品提前備貨送貨。
京東工業西南區總經理海凝表示,航空制造供應鏈的復雜性,使得僅僅注重交易單點環節的服務難以滿足供應鏈管理要求,必須從計劃、商品、履約、運營等全鏈路出發,配套相應的供應鏈技術服務。后續京東工業也計劃同中國航發開展更深入合作,將前置倉模式向更多生產物料場景“復制”,推動整體供應鏈管理的數智化轉型。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