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創新服務模式 助力小微企業減負增益
2023-06-30 點擊:次
近年來,金融行業持續創新產品和服務,為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減負”。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3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同比增長26.0%,3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0.41個百分點。作為中國領先的小微企業主金融服務賦能機構,陸金所控股以黨建引領業務,聚焦經營主體關切,持續發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質效、創新服務舉措,惠及廣大小微經營主體,助其穩預期、強信心、煥活力。
創新模式提質效
陸金所控股旗下的平安普惠在業內較早推出“全線上業務流程+線下咨詢服務”的O2O服務模式,提供“省心、省時、省錢”融資服務,助力小微經營主體減負增益。
“平安普惠咨詢顧問經常來工業區走訪,需要用錢的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他們。”周先生是北京昌平區的企業家,為了玻璃廠擴張產能正在尋求融資。平安普惠可提供金額較大的無抵押借款服務,還款靈活,流程便捷,為周先生提供了87.3萬元無抵押貸款資金支持。
為增強小微企業和群眾金融服務滿意度、獲得感,陸金所控股積極深入群眾,以黨員帶領咨詢顧問團隊“走出去、沉下去”,把細節服務融入小微經營,把辦公室“搬”到田間地頭、企業工廠,和“三農”領域的小微企業同心同向,及時為企業“雪中送炭”。
營造生態強賦能
陸金所控股致力于營造小微生態圈,一方面發揮融資服務正向引導作用,拓展渠道推進產業鏈、供應鏈補強,助力小微經營主體紓困解難;另一方面堅守金融風險底線,不斷探索小微信貸可持續業務模式,在業務流程中引入多元化的服務主體,依托金融科技共同服務小微群體。
賦能小微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2022年,陸金所控股推出了小微企業主增值服務平臺“陸店通”, 提供數據經營、權益活動等豐富的線上運營工具,以“虛擬CMO”的角色助力小微運營,拓寬經營思路,未來還將打通同一社區中各行業的小微商戶,實現聯盟化經營,幫助域內小微企業實現升級。截至2023年3月31日,“陸店通”注冊用戶數約190萬,相比2022年末增長約7倍。
專項措施促升級
聚焦重點行業,扶持重點群體,陸金所控股探索用市場化方式支持小微企業,用更加適合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產品設計,借助智能風控技術、專業授信技術來切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自主軟件項目順利推進,這筆貸款幫了大忙。”北京一家軟件開發科技企業負責人張先生介紹,“陸金所的咨詢顧上門了解需求后推薦了定制化的融資方案,100萬元資金第二天就到賬了。”
為了更好服務具有“專精特新”特質的潛力小微企業,陸金所控股致力于從0到1挖掘培育“小巨人”企業,推出“4+1+1”重點行業小微扶助計劃。截至2022年12月底,該計劃累計幫助近40萬名小微企業主獲得共計1427億元融資。
陸金所控股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增強金融報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積極創新,主動作為,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強化金融服務水平,助推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促進金融服務的普惠化、大眾化、便捷化。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