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訴說的時代故事
2024-03-04 點擊:次
旗袍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不僅承載著歷史的痕跡,更訴說著時代的故事。
旗袍,泛指旗人所著之袍,由滿族旗人的袍服演變而來。據《辭海》釋義,旗袍是清滿洲旗人婦女所穿的一種服裝,下擺不開衩,衣袖八寸至一尺,衣邊繡有彩綠。辛亥革命后,漢族婦女也普遍采用。現在旗袍的一般式樣是直領,右開大襟,緊腰,衣長至膝下或踝骨,兩邊開衩,短袖或長袖。
旗袍從清代滿族旗袍演變而來,經歷了百年的演進發展,已不僅僅是一種服裝形式的變化,更是一種文化的發展與成熟。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式服裝與先進的生產技術開始傳入國內,成為旗袍演化成中西結合的新款式的推動力。
20世紀初期的十幾年,人們生活方式、衣著觀念處于新舊更替時期,穿著旗袍的人大大減少,旗袍在民間受到了冷落,大多退守到滿族貴族家庭。此時的旗袍已悄然發生著變化,雖然整體輪廓仍然承襲清代晚期的寬身造型,線條也很平直,但受到當時崇尚自然的社會風氣影響,旗袍進行了簡化,袖子收緊并縮短,露出手腕,袍身長度縮短至腳踝處。色調也變得淡雅,在裝飾上大刀闊斧地刪繁就簡,鑲滾、刺繡等裝飾減少,整體風格趨于簡約、素雅,這一切都為日后新式旗袍的誕生打下基礎。
20世紀中葉,一款新式旗袍出現了。1926年,一直走在服飾潮流前面的上海女性穿起了改良的馬甲旗袍,馬甲與短襖合為一體,改良成帶有袖子的樣式,省去了上身的重疊部分,衣身寬松、線條平直,下擺至腳踝或小腿處,袖子采用倒大袖,領、襟、擺等部位做鑲滾裝飾,成為新式旗袍的雛形。旗袍開始收腰,腰線較低,胸部、腰身、臀部的曲線略突出,雖仍為倒大袖,但袖口變小,裝飾也趨于簡潔。旗袍的下擺長度逐漸變短,擺線提高至膝蓋處,露出了健美、白皙的小腿。馬甲旗袍出現后,迅速風靡全國。
20世紀30、40年代是旗袍發展的全盛階段,是近代中國女性時裝變革的黃金時代。新式旗袍在這一時期,完成了最后的變革,并發展成熟,奠定了旗袍在中國女性服裝史上的至尊地位。改良后的旗袍,寸領、斜襟、琵琶扣,細致勾勒出東方女性的曲線,大膽地露出女人的玉臂、小腿。那時的歌星周璇,影星胡蝶、阮玲玉,女作家張愛玲,才女林徽因等都是旗袍的熱愛者,她們留下的旗袍照片,于含蓄中流露出優雅、精致。據說張愛玲從年輕到晚年都喜歡旗袍,她每次領到稿費和獎學金,第一件事就是為自己定制一身好看的旗袍。1943年,張愛玲走上文壇時,穿的是“絲質碎花旗袍,色彩淡雅”,她在那張著名的照片里,身著一件墨綠色印花旗袍,高領寬袖,驕傲地抬起下頜。1995年,張愛玲也是身穿一件赭紅色旗袍,安靜而優雅地走完一生。張愛玲的作品里也多次提到旗袍,描寫了穿著不同旗袍的女子,在各自的故事中經歷的那些起起落落的人生。
進入20世紀40年代,旗袍樣式依然不斷變化。旗袍的衣擺、衣袖大幅縮短,長度縮短到小腿中部,也有短至膝蓋處;開衩逐漸升高,衣領變得低矮,甚至干脆全部去掉,袖子也由寬松的大袖變得細長,繼而又變成短袖、無袖。當時有上海的竹枝詞這樣評價:“春江女子感文明,裝束無端又變更。高底皮鞋長筒襪,袒胸露臀若為情。”這時的旗袍多采用條格、印花面料,裝飾上崇尚質樸淡雅,省去了繁瑣的鑲滾裝飾,盤扣改用紐扣。在其他服飾搭配上,旗袍仍然是中西合璧的裝扮,外套西式大衣,佩戴手表,戒指等飾品。
實用簡潔是20世紀50年代旗袍風格的特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旗袍樣式變化不大,更傾向于整體的美觀大方。旗袍的形式簡化,逐漸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立領,長身收腰,低開衩;很少使用刺繡、鑲滾等裝飾工藝;以織物圖案代替了繁復裝飾;用色單純,色調素雅和諧。
到50年代末,旗袍逐漸為中山裝、人民裝代替。
60年代,旗袍連同配飾一起,在中國大陸基本銷聲匿跡了。
經過二十多年的沉寂,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旗袍才再度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旗袍以新的面貌出現,成為中國女性在正式場合穿著的禮服。一些女外交家、女文藝工作從事者請專人定做旗袍,展示中國傳統服飾的魅力。如旗袍出現在電影、戲劇中,成為反映特定時代生活的服裝道具;茶樓、賓館、餐廳、商廈等行業把旗袍作為女性服務員的制服,色彩鮮艷、開衩較高,多采用化纖真絲面料,做工略顯粗糙。
20世紀80、90年代,女性以身材高挑纖長、平肩窄臀為理想形象。旗袍這種最能襯托東方女性身材和氣質的服裝,越發受到現代女性的喜愛。旗袍在立領、收腰、開襟、開衩等經典造型基礎上,在衣領、衣擺、衣襟、衣身等方面進行創新,出現了超短旗袍、國畫旗袍、蕾絲旗袍等。還有的設計師,把旗袍與歐洲禮服相結合,出現了具有國際特色的時裝旗袍,如下擺、腰身帶褶皺的旗袍。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世界時裝舞臺上刮起中國風,中國的龍鳳吉祥圖案以及文字形象都被西方人視為新鮮的設計元素。旗袍上的圓弧形下擺、盤扣、立領等都被西方時裝設計師應用在時裝設計上。
到了21世紀,旗袍的設計式樣和功能更為多元化,已經走入我們的生活,新中式旗袍更是隨著國家領導人夫人和各國大使夫人的外交,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如今,國服、國風、國潮都在展現著東方旗袍之美。婚慶旗袍、新中式商務旗袍、禪茶一味旗袍、時尚改良旗袍、T臺旗袍等更多元的旗袍已經走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旗袍歷經百年的演進,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的變化,演繹出多姿多彩的樣式,讓人目不暇接。旗袍可以說是中國文化代表性符號文化之一,那優雅的曲線、精美的刺繡、矜持而高貴的立領、婉轉曲折的盤扣,都成為設計的靈魂元素。
如今,旗袍已經風靡全球走向世界,它代表著中國女性的古典韻味,古典的旗袍與現代時尚的碰撞重新激發了東方時尚之美,更讓世界領略到了獨具特色的東方時尚文化。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