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跑“舌尖上”的新質生產力 廣漢用“一盆火鍋”煮出“百億產值”
2024-08-20 微新廣漢微信公眾號 點擊:次
6月28日,一場備受矚目的火鍋行業盛會——守正初心·創新未來2024四川火鍋產業生態大會在成都召開。在本次大會上,表彰了2024四川火鍋地標供應商10強,四川張兵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漢市邁德樂食品有限公司、廣漢市駿馬金屬制品廠榜上有名。在全省10強榜單上,廣漢火鍋生產企業就占據三席。
作為“舌尖”上的新質生產力,從牛油到香辛料,從火鍋食材到火鍋鍋具,從牛油底料到方便火鍋,廣漢擁有全川乃至全國最完整的火鍋食材產業鏈,2023年總產值達155億元,已發展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火鍋產業聚集地和省級火鍋食材產業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廣漢用小小的“一盆火鍋”,竟然煮出了超“百億產值”,其背后究竟有何“秘方”?
牛油智造“香”識天下
火鍋味道好不好,底料很重要,而在底料中,牛油是關鍵,這也是火鍋是否美味的“精髓”所在。
走進專門生產火鍋牛油的廣漢市邁德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條全自動化生產線正高效運轉。“一塊牛板油進入生產車間后,要經過生脂的前處理、預熔、熔煉生香、油渣分離、脫膠、脫水、脫色、脫酸、脫嗅等多個工序,再進入風味的調配環節。在該環節,要對不同香氣的牛油進行科學搭配,才能做成符合客戶需求的風味牛油。”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隨著火鍋品牌快速迭代,各大火鍋品牌都在謀求產品創新,對牛油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老牌企業的“邁德樂”,旗下的森態牛油CNAS中心實驗室不僅是德陽市唯一一家擁有國家CNAS認證的實驗室,也是國內火鍋牛油行業的“獨家”。
近年來,為強化新質生產力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森態牛油積極進行數字化建設。目前,森態數字化生產線做到了信息化集成、數據自動化集成、智能中控、智能化排產。其產品在全國火鍋牛油市場占有率20%左右,并走上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的餐桌;申請專利100多項,其中60多項已授權,由森態牛油創新研發的味極香酶解牛油,正逐步成為未來麻辣火鍋的標配。
同樣是火鍋牛油供應巨頭的張兵兵火鍋牛油,也不斷創新升級牛油產品,推出了諸如老火鍋牛油、心形打鍋牛油、太火多肽系列牛油等創新產品。
目前“張兵兵”已和江南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四川大學農產品加工研究院等院校簽訂了聯合研發技術合作項目,并搭建了包括精密實驗室在內的味控研發平臺,致力于更高效、更安全、更健康、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牛油精深加工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正如張兵兵火鍋牛油品牌創始人張澤兵在四川火鍋產業生態大會上所說,產品模式的創新是提升火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通過加強與供應鏈的合作,餐飲企業建立穩定的供應鏈體系,不斷研發新的食材和底料,優化餐飲服務流程,才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獨特的火鍋體驗。
目前,廣漢市的火鍋植物油脂、動物油脂、香辛料、火鍋底料、蘸料等產品占全國比重30%以上,在海底撈等中高端火鍋連鎖品牌店的覆蓋率更是超過了85%,火鍋底料等名優產品銷售網絡已經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并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2.73億元。
特色食材“鮮”入為主
在火鍋界,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話叫“火鍋在中國,食材在廣漢”。食材供應,是火鍋產業鏈的起點。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23火鍋品類發展報告》顯示,“鮮”成為了廣大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的關鍵詞。
位居成德同城化的橋頭堡,廣漢擁有良好的地理環境、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讓這里發展火鍋食材產業得天獨厚。而其中的向陽牛雜火鍋,更是以新鮮的毛肚打開了一眾食客的味覺。何以“新鮮”,正是因為向陽鎮擁有近水樓臺的“西南第一牛市”。
自古以來,成都北出四川的關鍵要道都要經過廣漢向陽鎮,當地“物流產業”因此發達。隨著時間推移,向陽鎮逐漸成為牲畜交易和屠宰的主要集中地。川西高原的牦牛、川東地區的黃牛大都在這里交易、屠宰,牦牛肉、牛雜在成都搶占了四成市場,并暢銷全國各地。
于是,向陽鎮憑借著自身的區位優勢,逐步發展形成了年屠宰量10萬頭的“西南第一牛市”。食材近乎現殺現煮,實現了“從牛的胃到人的胃最快僅需1小時”,讓向陽毛肚以鮮、香、嫩、脆升華成為牛雜火鍋靈魂,吸引無數食客慕名而來,從而打響了向陽牛雜火鍋的“鮮”字招牌。
看似簡單的食材,也需要注入科技創新的內涵。尤其是方便火鍋正成為時下一種新型速食產品,憑借其食用便捷性和口味多樣性迅速占領市場,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廣受青睞。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火鍋食材供應必須不斷提升食材品質,深挖食材潛力。
在以火鍋食材為主要產品的曾食記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致力于打造優質的標準化食材,其專利技術火鍋預制菜腌制設備,能夠實現對火鍋預制菜更好的腌制。該公司還擁有多個高標準生產車間,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采用先進的液氮速凍技術,-196℃急速鎖鮮,鎖住食材最新鮮的風味。目前,企業年加工肉制品達5萬噸左右,產品暢銷全國。
隨著消費水平提升,用餐體驗也成為餐飲消費的新趨勢。為了更好地挖掘火鍋產業的特色優勢,廣漢市依托蔣家河流域自然生態稟賦和川西林盤人文資源,打造了蔣家河鄉野火鍋公園,成功探索具有強烈個性和鮮明主題的文旅融合新業態。去年,這里還舉辦了首屆火鍋文化藝術節,既是廣漢火鍋產業創新與變革的展示,也對提升廣漢火鍋名氣、打響廣漢火鍋品牌,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2023年廣漢市首屆火鍋文化藝術節
產業聚集“鏈”就硬功
餐飲既是人間的煙火氣,也是經濟的方向標;既是擴大內需促消費的重要支撐行業,也是關系人民美好生活的民生行業。從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到中游的精深加工產品,再到下游的火鍋消費服務,廣漢將火鍋產業集群深植于火鍋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成為四川省六大優勢產業中的食品輕紡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被納入四川省16個重點產業領域中的農產品精深加工類別。
圍繞打造“舌尖上”的新質生產力,廣漢市把火鍋產業作為事關廣漢未來發展的重要特色產業進行培育,加快推動產業集群、企業集中、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同時,支持工業集中區打造食品產業園,圍繞預制菜連鎖加盟企業、電商平臺、市場營銷等關鍵領域,從調味品、火鍋底料、肉制品深加工等方向開展精準招商,做大做強產業鏈。
今年1月,中國烹飪協會與廣漢市人民政府簽約共建“中國火鍋食材之都”,將通過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同促進火鍋產業高質量發展,將廣漢打造成全國知名火鍋產業地標城市。按照合作協議,雙方將深化合作,落實“推進十個一,建設一座城”的整體戰略規劃,有序推進“一個生產基地、一個消費場景、一個交易中心、一個研究機構、一套火鍋產業標準、一套指數、一支基金、一系列宣傳、一系列活動、一套人才培訓體系”十大大項目落地,打響“牛油火鍋、廣漢智造”高端品牌。目前,在建和簽約擬建火鍋食材重點項目8個,項目總投資40億元,預計建成后新增產值超百億。
如今,廣漢全市共有162家火鍋生產企業,其中包括32家規上工業企業,還有陶一家、唐毛肚、天天紅等一批火鍋店升級為限上餐飲企業。廣漢火鍋產業集群以“鏈主”企業為核心,形成了火鍋相關油脂、火鍋香辛料、火鍋底料、火鍋食材、火鍋器皿等領域相對完備的產業鏈。集群現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戶、創新型中小企業4戶、省級制造業創新平臺5個。參與了20多項團體標準的制訂工作,并成為辣椒油、牛油、羊油國家標準的參編單位。實施70余項產學研項目,創建了四川省唯一的牛油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火鍋牛油味控智造工廠科普基地,川菜高品質復合調味品標準化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接下來,廣漢市將進一步做精做細火鍋產業鏈條,力爭2025年,產業規模達200億元,2030年,產業規模達300億元,建成全國最大的火鍋食材生產聚集區,創建火鍋食材地標城市。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