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鮮三味相互調和,謂之三和(也有天、地、人為三和,或稱北渡魚、烏江魚、太安魚三地魚的特點融匯)。這就是三和魚名稱得來的說法。
三和魚的特點就是鍋大,魚重(魚個頭較大)。重慶的三和魚則選用大塊頭的花鰱(又叫大頭魚),現殺現做,以保證它的鮮嫩度。因此三和魚對味道的要求是很高的。其中“鮮”是三和魚三味中的靈魂。蛙田間三和魚再精選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頗高的美蛙,與三和魚搭配,兩種食材相互促進,讓味道更鮮,更有營養。

蛙田間三和魚的品牌故事
九十年代,一群生活在巴蜀鄉村,勤勞、樸實的年輕人。內心充滿了對城市和未來的向往,他們挽著褲角,爬上田坎,抖掉腿上的稀泥巴,裹起衣衫,背上行囊,踏上通向山城的汽車。通過十幾年的努力,慢慢的在重慶城里生存下來。為了生活,他們賣過魚、蛙,送過糧油,販過蔬菜,批發過酒水,炒過底料。形形色色十幾個行業,他們各自或多或少做過三兩樣。
生活穩定下來,他們合計合計,一起開起了餐館。起初什么都不懂,都靠自己摸索。品牌創始人曾當成玩笑自嘲,餐館剛開業的時候,連買單收錢都不會,讓大家會心一笑。就這樣經過用心的經營,生意越來越好,人越來越忙,事業越來越順。但他們時不時的會感覺到,生活中仿佛差了那么一點什么。他們在疑惑,亦在找尋。

有一年春夏之際,這群年輕人一起回了趟農村老家。晚間,他們團桌而坐,月朗星稀,銀河懸掛,涼風悠悠,伴隨著田間的蛙鳴聲,大家侃侃而談,時而閑淡,時而激昂,仿佛回到寧靜而躁動的年輕歲月。大家恍然的發覺,這讓人內心安寧而又心情激蕩的感覺,不正是心里缺失的感受嗎?

年少時候,仰望星空,伴著田間蛙叫聲,憧憬未來,斗志昂揚的感覺,原來一直深藏在心啊。浮躁的生活和黯然的世態,遮掩了我們的初心。原來在大家的內心深處,自己依然是那個習慣白天忙活,夜晚臥聽田間蛙聲陣陣的農村人。熱愛的還是那種安寧的環境,懷念的是那顆努力奮斗的壯志雄心。這群人,亦或很多人都已遺失的東西,就在這鄉村的田間蛙鳴聲中尋了回來!
在這個有些浮燥的世界,為了謹守那份內心的安寧,不忘初衷,時刻銘記奮斗之心。大家決定把運營近十年的餐飲品牌升級為“蛙田間”——這就是蛙田間三和魚品牌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