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康市市長徐華水
在永康的產業結構中,最為突出的特點是第二產業“一家獨大”——永康工業經濟占經濟比重的63.6%。去年其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01億元,居金華市首位。
與此不相稱的是,永康雖然是工業大市,但卻不是工業強市,“四低二傳統”的現狀未得到根本改變,大量產品仍舊是低端制造、低價競爭、低層次技術、低附加值產品,依靠傳統方式生產,依賴低廉生產力和成本競爭的傳統出口,多數企業以模仿為主,同質化競爭明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從數量到質量,永康五金如何打破“低、散、小”困局?
“抓投入興實業,緊緊抓住工業實體發展不動搖”
永康市市長徐華水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表示,加大工業投入力度無疑是有力的推手。“只有抓投入才能興實業,永康要緊緊抓住工業實體發展不動搖。”
徐華水介紹,永康今年計劃完成工業性投入76億元,力爭達到10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促進工業經濟提質增效。
為確保目標實現,永康正在抓緊實施扶百企促百億“雙百”工程,挑選百家企業做大做強,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資金、設備和技術改造的投入,重點抓好億元以上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項目、新興及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重大裝備及制造投資項目。該市今年計劃新批技改項目80個,申報省“雙千工程”重點項目26項。
而“大手筆”增加工業性投入,將促進企業轉型發力。12項永康市政府重點支持項目總投資達到53億元,單個項目投資均在億元以上,其中投資4億元以上的有7項。
據介紹,除眾泰集團外,飛神車業年產20萬輛老年代步車生產線項目總投資6億多元,道明光學計劃總投資5.94億元,星月集團動力系統系列產品投資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5.7億元。超過4億投資的還有創新銅業年產3萬噸高精度高性能無氧銅導體和銅板帶項目、永壓銅業年產4萬噸高精度寬幅銅板帶排項目、步陽集團年產150萬只鍛造汽車鋁合金輪轂生產線項目。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永康在經濟,尤其是鼓勵發展工業經濟上已落實了不少切實可行的舉措,包括鼓勵企業上市、調整完善工業經濟平穩增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19條、鼓勵企業改造低效廠房提高土地集約水平、促進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等意見,并將這些政策匯編成冊,讓企業進行對照,提振企業信心。
注重大企業集團的培育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了解到,去年,永康432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產值701億元。但截至目前,還沒有產值100億元以上“航母之星”企業,產值超50億元以上的“航母”
企業只有眾泰集團,產值超20億元以上的“巨人”企業也只有群升集團、步陽集團2家。
對此,徐華水表示,永康非常注重大企業集團的培育,對有發展前景、有市場需求、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大項目,涉企部門都進行了“一對一”的幫扶,并繼續實施好“3510”工程,即著力培育3家銷售收入超100億元,5家50億元、10家20億元的企業,到“十二五”末,力爭有3家企業成為省重點培育企業,力爭全國500強企業實現“零”的突破。
徐華水說,目前,永康已建立了“五個一”聯系制度,以促進12項重點技改項目盡快建成投產:一個市領導、一個部門、一個部門領導、一個部門聯絡員聯系一個重點技改項目,采取“一對一”保姆式服務,及時幫助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
他介紹,去年永康已有兩家民營企業在深交所敲響了開市寶鐘,浙江哈爾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證券市場第一杯”,浙江道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反光材料行業的首家上市企業。到目前,永康已有20多家企業完成了股改,到“十二五”期末,完成股改企業將達到70家以上。
徐華水強調,永康傳統產業要引領國內,甚至是國際,必須有高端生產要素支撐,包括人才、資金、技術的集聚,而上市企業就有集聚這些要素的優勢。
新三大產業并駕齊驅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了解到,永康傳統五金產業、汽車產業、農機產業三大產業并駕齊驅的工業場景正在形成,那這種定位經過了怎樣的決策過程?其中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徐華水介紹,永康最近出臺了實施工業強市的“五年規劃”,即《關于堅持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的決定》。這份重塑的經濟新版圖,是永康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作出的重大決策,其目的是進一步形成合力抓實業、興實業、強實業的氛圍,爭取早日躋身規上工業產值“千億俱樂部”。
《決定》明確永康產業發展定位和工業轉型提升的工作重點,即做強做大“三大支柱產業”:一是改造提升傳統五金產業,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優勢,通過整合、企業聯盟、兼并重組、參股并購、直接投資等方式,提高傳統五金產業集中度;鼓勵企業采用強強聯合、品牌聯營、虛擬經營等方式,做強做大傳統五金產業,加快五金特色優勢產業改造提升,促進工藝升級、產品升級和功能升級,不斷提升永康特色五金優勢產業的地位。
二是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爭取到2016年,形成3家整車企業、50萬輛以上整車、500億元產值的汽車產業,建成全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三是發展現代農機裝備產業,引導現代農機產業集群化發展,到2016年現代農機裝備產業總產值爭取達到300億元,形成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企業3家。
同時,大力培育“四個新型產業”,著重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開拓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以及生產性服務業。努力形成以高附加值傳統產業、頗具規模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有特色的農機裝備集群產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產性高技術服務業、服務與制造融合型產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此外,永康還將推動優勢企業通過資源整合、業務流程再造、資本運作、上市等方式做強做大,發展一批核心競爭力強、市場前景廣闊、規模效益明顯、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龍頭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品牌經營、專業服務、系統集成、產業鏈整合等方面形成核心競爭力。
據不完全統計,永康共有農機類或相關企業1500多家,年產值在70億元以上,已形成產品豐富、產業鏈完整的農業機械產業。永康的農機產業分為兩種類別:一類是以四方集團為主,生產拖拉機、柴油機、收割機及配件的企業;另一類是生產割草機、油鋸等以園林工具的企業。
徐華水說,永康將用3至5年時間,通過技術支撐、產品市場整合,集中力量在城西新區打造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具有現代工業特征的“中國南方農機產業園(基地)”,形成一個千億級農機及裝備制造業基地,來示范、引領、帶動農機產業的發展。
“中國南方農機產業園(基地)”項目核心區域規劃面積為10平方公里,營業收入超百億,將成為南方最大的農機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產業園規劃區域內,投資10.7億元、年貨物吞吐量1000萬噸的物流中心項目正在建設;國家級農機產品質量檢測中心項目正與洛陽國家拖拉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洽談對接;永康市政府與金華商檢局共同籌建的國家非道路機動車檢測重點實驗室已獲國家批準;華能集團永康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目前已進入實際操作階段落。
屆時,這些項目都為農機產業發展提供產業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