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發展總裁張太喜說,“針對新產品,我們將按照開發一代、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的要求,保持產品旺盛的競爭力。通過大力推廣信息化、自動化,不斷優化升級工藝、流程,以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管控”。
雙匯用30年時間,做優了產品、作響了品牌、做強了產業。萬隆這位勇立潮頭的領航者,如何駕馭雙匯這艘由中國大江南北奔向國際的航母?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隨同“雙匯質量萬里行”近50名媒體、消費者代表奔赴大江南北,到廣西、四川、安徽、河南等地的雙匯生產基地考察走訪,親眼看見雙匯生產車間和市場流通環節的食品質量管控情況,一線采訪了雙匯的各個管理環節。
集團管理布局的硬標準
“雙匯的各地工廠雖然在不同的地方,但是看起來都差不多啊,除了一些新建的工廠設計標準高些、建設規模大些、工藝技術先進些、自動化程度高些,好像都沒什么區別。”一位消費者在參觀了雙匯的工廠后不解地說。
其實這正是由于雙匯集團在硬件方面的統一標準化布局導致。
瘦肉精檢測
在雙匯內部,公司成立三級管理委員會,確保產業健康發展,包括食品安全監督委員會、食品安全管理委員會,分析食品安全形勢,研究部署、統籌安排企業食品安全工作,品質管理中心,具體組織食品安全工作相關活動、對決策意見的執行進行監督。
公司建立了兩大標準化,實現了管理系統化。根據公司方面的介紹,《食品安全管理標準化》主要包括《雙匯集團食品召回管理規定》、《雙匯集團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食品安全風險控制程序》等;《產品質量管理標準化》
主要包括《檢驗操作規程》、《產品追溯操作規程》、《不合格品判定操作規程》等。
在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實行垂直管理方面,公司擁有800多人專業化的品質管理隊伍,對產品進行在線檢驗,質量和食品安全實行垂直管理。
公司原輔包物的實施集中接收、集中檢驗、集中配送、分散使用,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全程可追溯。
嚴把購進、出廠兩個關口,對購進原輔包裝材料和出廠產品進行批批檢驗,確保不合格的原輔料不進廠、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
在員工管理和培訓方面,公司實行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制度,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實施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強化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確保食品安全,并建立有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每月由食品安全管理委員會成員對存在的風險進行評估,及時消除風險。
管理大制度執行統一
先進的設備和工藝布局確保了食品安全控制。公司先后從丹麥、荷蘭、德國、瑞典、美國等國家引進先進的設備,廠房布局嚴格按照美國農業部及歐盟衛生注冊標準設計。先后通過了HACCP、ISO9001、ISO14001等安全體系認證。
建立完善的加工工藝規程及操作標準,通過系統、規范的過程管控及嚴格操作確保食品安全,對所有職工實施嚴格的三級食品安全培訓、考試驗證,合格后方可上崗,確保每位員工都按照標準規程操作。
通過關鍵控制點的在線監控及復查,確保關鍵點的操作無偏差。
通過生產線的全程在線視頻監控,確保生產過程無盲區。
實施源頭把控、堅持生豬采購“六不收”
實施在線同步檢驗、瘦肉精頭頭檢測。引進國外先進的屠宰同步檢驗生產線,確保了生豬屠宰所有產品的在線同步檢驗。實施疫病在線檢驗,實施瘦肉精在線頭頭檢測,嚴格把關,確保食品安全。
生產線“瘦肉精”頭頭檢驗
官方獸醫駐廠檢疫。從生豬接收、屠宰加工到產品出廠全過程。
集團垂直品控管理。54名檢驗檢測專業技術人員由雙匯集團技術中心、品質管理中心垂直管理,對產品品質實施一票否決。
公司品管部嚴格按照雙匯集團下發的《原輔包接收檢驗操作規程》對每批原料、輔料、包裝物進行索證、送檢;并對生產的成品批批送檢。
實施信息化工程,實現產品的可追溯性。從生豬接收開始到產品出廠,對每批生豬實施信息同步采集,實現了全過程追溯。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DT500瘦肉率自動定級系統,改變了傳統的毛豬結算方式,實現生豬收購的優質優價。
堅持開放式辦廠,透明化管理、第三方監督。
地方軟件管理特色鮮明相對于食品企業而言,由于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偏好口味不同,對產品的需求有很大的區別。各地工廠不同特色最大的特點是產品符合所在的區域飲食習慣,符合周邊市場需求。
雙匯集團副總經理、新聞發言人劉金濤說,“每個企業都有當地特色,我們在江西南昌的企業,就有贛味特色,我們在四川綿陽的企業,就有川味特色,那么在廣西我們將來還要開發生產具有濃郁廣西特色的產品,輸送到全國各地,乃至東南亞地區,下一步要結合沿海優勢,可能安排生產一些魚類產品。我們今天看到的是一期工程,在二期建設中,一定要把廣西特色體現出來,既要保證主流產品,也要求每個基地各有特色。”
另一個地方鮮明特色是,各地區企業在集團統一管理模式的框架下,根據不同地域的人文特點,相應制定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手段。
曹曉杰是南寧雙匯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南寧雙匯是廣西南寧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內最大的企業,利用區位優勢,廣西南寧拉動了廣西及周邊地區20萬戶農民的生豬養殖,帶動了周邊飼料加工業、生豬養殖業、包裝制造業等產業的發展,大力促進了當地畜牧業和農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他說。這洽洽也為企業解決了生豬來源和配套產業的問題。
綿陽雙匯以員工為本管質量。始終堅持使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線,但肉類加工仍然屬于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例如肉品的精分割等工作主要依靠手工,因此對于食品加工企業而言,在人、機、料、法、環、測六大因素中,人的作用尤為重要。產品的質量、食品的安全,不但要靠先進的設備,還要靠每一位普通的職工、每一次規范的操作。基于這個理念,綿陽雙匯把人本管理作為質量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打造愛心工廠,讓職工把食品安全真正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企業把職工當成家人,職工就會把企業當成家。為了實現這一和諧目標,綿陽雙匯從“吃、住、行、錢、崗、情”六個方面讓職工把自己與工廠的價值觀統一起來。
“推窗能觀景、出門可游園、一步一景、四季如春;廠在山水間、人在畫廊行,員工與鮮花斗艷,鳥兒與歌聲爭鳴”,綿陽雙匯職工這樣形容,“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工廠”。
“職工與企業利益的高度統一,為產品質量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綿陽雙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賀建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