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中國好化肥·普金篇
——記山東普金肥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峰
在全球土地資源有限,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的大背景下,化肥在農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被稱為糧食的“糧食”,關系到老百姓的溫飽、生存問題。
在中國肥料市場,生產復合肥料,從生產線到生產工藝,中國復合肥料企業已經歷了引進、推廣和擴張的多個輪回。而對肥料稍有了解的人大抵都會知道,滾筒、高塔、氨化、噴漿、氨酸螯合等方法,在復合肥料的實際生產中已稱不上多么復雜的工藝,由此,要在肥料研發工藝上做出文章,對肥料企業家來說,需要眼光,也需要下一番大功夫。
山東普金肥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峰
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經濟開發區,有這樣一家企業——山東普金肥料有限公司,創建八年以來,集有機肥料、復混肥料、摻混肥料和有機-無機復混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卻因保持了對中國土壤健康的持續關注,找到了領先于國內外肥料制造業的差異化產品。
山東普金肥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峰也找到了他的創業之路,“普金聚失肥,就是要顛覆人們對傳統化肥的固有印象。我們要傳達的是,現代化新型肥料不僅解決土壤問題、保護土壤,而且能夠從根源上擔負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任”。
發現中國土壤“亞健康”現狀
在肥料市場摸爬滾打了幾年,劉峰常年走市場發現,農戶對化學肥料的連年不斷投入,以及連年使用農藥、除草劑,常年淺耕淺耙,使土壤健康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山東普金肥料有限公司主要負責生產研發的李部長介紹,“從國內最先期的氨水、碳銨,單質肥料,兩元素肥料到三元素復合肥,隨著這些大量元素的不斷投入,嚴重破壞了土壤結構,使土壤變得鹽漬化嚴重,保水保肥能力就會明顯下降。如果土壤不通透,PH值就會嚴重失調。這樣一來,有害生物菌群大量繁殖滋生,土壤板結嚴重,變得毫無生機。”
后來,劉峰組織研發部門人員查看國內權威土壤檢測數據發現,每畝土地中,被固定不能吸收的殘余磷肥,高達200~400公斤,鉀肥180~300公斤,這些殘余并被固定的磷鉀肥,還會對當年施入的肥料產生吸附和抑制作用,造成肥料利用率極其低下。
也就是說,這樣一來,農民的投入產出比明顯失調,高投入低產出。對肥料產品來說,品質就自然會下降。
要證明中國土壤結構被破壞、保水保肥能力變差的現實并不是什么難題。對劉峰以及他的普金公司來說,真正困難的是,要在此基礎上研發出真正改善適合土壤現狀的健康肥料,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推廣這種特色差異化產品的營銷模式。
突破難題:產學研一體是唯一出路
發現問題就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總經理劉峰說:“經過不斷與專家交流,我們才發現,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農民盲目施肥,以及對科學施肥存在的誤區。”
簡單地說就是,農戶們沒有從科學的角度做到缺什么補什么,沒有做到平衡施肥的原則。對此,劉峰也有自己的理解,“從這角度來說,科學合理的施肥,平衡作物養分;就如同中西醫的陰陽調和一樣”。
那么,要徹底解決目前土壤頑疾,使用目前更適合當今土壤現狀的功能型新型肥料,才是農業實現綠色無公害、優質、高產、豐收的基礎,才是綠色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的有力保障。
山東普金肥料有限公司廠區現狀
于是,普金公司成立新型生物肥料研究中心,聯合各大農業院校、科研單位肥料專家對全國各地代表性土壤進行檢測分析和對比施肥實驗,與各院所經過多年研究發明的獨具差異化的新型產品——聚失肥。
這種產品掌握“聚合控失技術”,通過對天然材料進行物理和生物改性,與復配材料協同作用,形成巨大互穿網絡,“吸附”住作物所需養分,從而達到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養分流失,降低環境污染目的。劉峰介紹,“通俗地說,就是具有聚合養分、防止土壤養分流失并激活土壤中的營養元素等特點的新型肥料”。
目前,普金公司已經建立了腐植酸類肥料(聚失肥)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和產學研教學基地及研究生工作站,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并和南京農業大學、上海化工研究院等10余家科研院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共同致力于聚失肥等新型肥料在國內外的研發與推廣應用。
正式投產:聚失肥贏得市場青睞
根據實驗數據顯示,普金開發的針對不同區域土壤狀況的產品,對因長期以來大量使用化學肥料造成有機質不足,土壤養分不平衡,導致的土地板結、土壤功能失調、農產品品質下降等問題有明顯的改善和緩解。山東普金肥料有限公司有正式借助這個優勢,贏得了更大的市場和良好信譽。
2007年,普金肥料公司正式投產。當時企業占地僅37畝,只有一條生產線,設計生產能力5萬噸。劉峰回憶說,“建廠之初,光靠公司那點錢,買地、建廠房,流動資金就沒了。”
劉峰說:“通過八年的努力,普金肥料無時無刻不在傳達著這一科學的施肥理念,也將這一理念落實到了具體的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環節。”
經過八年的發展,山東普金肥料有限公司已經擁有資產4.06億元,職工1000余人,其中農業專家團隊23人,高級技術管理人員130余名,銷售團隊300余人,占地面積700余畝。普金擁有的7條現代化生產線使得年設計生產能力達到100萬噸,主要生產四大系列30余種產品。
目前公司銷售網絡已覆蓋全國,并逐步走向國際市場。進入普金已經4年的員工楊元元說,“公司始終遵循‘以質創名牌,以信拓市場’的宗旨,以先進的技術帶動產品研發,以細致周到的服務樹立企業形象,為實現國際化品牌、領行業之先的發展目標而不懈奮斗。”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在國內率先研發掌握“聚失肥”技術,2013年,經國家科技部門對“腐植酸類肥料(聚失肥)研究與應用”項目進行科技成果鑒定,專家鑒定該項目整體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山東普金肥料有限公司部分農化人員和宣傳車
10月中旬,山東普金肥料有限公司的三項發明專利,又取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授權:“一種腐植酸聚失肥及其生產方法”、“一種長效腐植酸復復合肥及其生產方法”以及“一種腐脲螯合肥生產方法”。而在此之前的八年間,普金的聚失肥,已獲得16項國家發明專利,23項實用新型專利,領先于國內外肥料制造業。
通過八年的努力,劉峰已經成為了別人眼中的“老總”,但他覺得還是應該將研發的路子走下去,“我們多年來就是致力于研發綠色、無公害生態有機肥產品,使用國外專用技術,在全球范圍內采購優質原料,生產出高氮、高鉀和速效、長效相結合的生態有機肥精品,我們還應該繼續走下去”。